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贾逵勤学文言文及翻译

贾逵勤学文言文及翻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贾逵勤学文言文及翻译

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推荐度:

寒窑赋翻译白话文推荐度:

英语绕口令带翻译推荐度:

勤学求真事迹材料推荐度:

勤学奋进好青年事迹推荐度:

相关推荐

贾逵勤学文言文及翻译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贾逵勤学文言文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

  贾逵勤学原文: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注释

明惠:聪明智慧。惠,同“慧”。

无嗣(sì):无子。嗣,子孙后代。

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扉屏:门扇屏风。

且:“且……且……”相当于“一边……一边……”文中是说一边读一边记。

期(jī)年:满一年。

闾里:里巷。闾,是古代里巷(类似现在街巷)的门。

襁负: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着。

舌耕:以舌代耕,旧时指靠教书为生。

《六经》:指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即:《诗》、《书》、《易》、《礼》、《春秋》、《乐》。

《三坟》: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

《五典》:传说中的古书名,指少昊(hào),颛(zhuān)顼(xū)、高辛、尧、舜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

文本说明:

汉代著名学者贾逵从小聪明过人,这当然是很好的条件,但他所以能成为很有学问的人,还在于他好学刻苦。关于这一精神,文中也写得很生动具体,如:“乃剥庭中桑皮……”几句所写的。

  贾逵勤学文言文翻译

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一早一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

到贾逵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

于是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或者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住家的街巷里,每当人们看到他刻苦好学,都称赞他是亘古以来也无与伦比的。后来许多学生来向他求教,有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背着孩子住到他的家门附近,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给他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积累起来都装满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

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释义·点评

六经:指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诗》、《书》、《易》、《礼》、《春秋》、《乐》。

三坟五典: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文中代指古书。

牒: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

闾里:里巷。

振古:远古,往昔。

无伦:无与匹比。

襁负:用襁褓背负。

这是一个环境影响人的故事。贾逵的姐姐喜欢听邻家传来的读书声,但她又得带弟弟,于是便抱着五岁的贾逵一起听。没想到贾逵竟然不哭不闹,所以贾逵的姐姐很高兴。十岁的时候,贾逵已经能够背诵“六经”了,他的姐姐很奇怪,不知道他是怎么学的。于是贾逵就讲了以前姐姐抱着他听人读书的事,那时候他就已经在学了。他的勤奋好学,就是受了姐姐好学和邻家人好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他开始开门授徒,讲授经文,学生们用粮食代替学资,向他捐赠的粮食装满了粮仓。所以有人说,他不是在用体力耕种,是世人所说的“舌耕”。“舌耕”通常指靠口舌来谋生,比如教书和说书人。典故运用例句——宋·苏轼《送程建用》诗:“先生本舌耕,文字浩千顷。”元·张之翰《为郭迁庵寿》:“舌耕三十载,不救室悬磐。”《镜花缘》第二七回:“况令郎身入黉门,目前虽以舌耕为业……焉知令郎不联捷直上?”有时也比喻读书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