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历史上,陈少春有哪些故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陈少春老师,上海越剧院有名小生艺术家、越剧表演艺术家、有名越剧演员。陈少春的家很朴素,亦如她的人一样,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这个书橱,里面满满装着的大部分是陈少春越剧写作的手稿,自小,陈少春就是一个有心人,她并不满足单纯的表演,上过四年小学的她在当时的剧团里算是一个小秀才,帮师父写戏牌,为小伙伴讲戏,陈少春开始尝试越剧创作,改老戏,写新戏,陈少春体味到了创作的艰辛,也尝到了成功的甘甜。
她曾自言,创作这也是一个很巧很有缘分的事情,她读了四年书,那么她在同班姐妹当中,她们都要写个信啊,问个什么啊,或者读剧本的时候还得要问问她,有一次她看到有个写戏的师傅,到后来的发展,不是纯粹是舞台上临时即兴的话了,也把有些重点场次的台词写下来,她看,噢,这是这样写的,那么她心里有一个想法,演员到一定的年龄,应该退下来了,这毕竟是个青春饭,她想我老了,我有经验了,我生活经验也有了,写戏,那是这个时候最合适了,年纪大了,所以她蛮留心的,她在南京的时候还给她一个衔头,叫戏曲改进协会的副主任,因为她经常讲戏,那么配合运动,脑子也快,晚上什么戏,一个人来了,这么眉头一皱,一想想到一个人,伪君子,他叫(她)写伪君子,伪君子这个戏在哪里,她还不晓得,那么他走了以后,她就想这个伪君子,他怎么伪法,第一场怎么样,第二场怎么样,那么这个戏就下来了,因为应该说她熟悉舞台,肚子里故事多,七凑八凑,生活上好像看到什么人,都可以凑成一台戏。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舞台上,陈少春是个好演员,这当然得归功于平时的积累,虽然当时已不在舞台上,但是她对演员的要求仍一如既往,在她看来,一个好演员,要有文化、有功底,这样才能够活灵活现地再现舞台上的艺术形象。
她感到演员看书是有好处的,自己演小生,你首先要有个书卷气,你素质上面就不能是个文盲,你一粗了,尽管文字唱得再怎么样,导演给你弄好了地位什么,你有些东西是没办法装出来的,还得要有些底蕴、内在的东西,所以她看了书,她感到她演小生的时候,人家就讲,你书卷气还是有一点的,那么她感到这个是得到了好处,另外呢,演员一定要有些文化,没有文化很苦的,做人做戏都有很多不方便,还有一个东西呢,要学一点功底、武功,她自己练了功,她有个体会,她们是女演员,演小生免不了脂粉气、娘娘腔,这个是最难过的,你想,台上你在追求一个美丽的花旦,你自己扭啊扭的,他们说笑话就叫古代的胡四,这真难过,人家讲汗毛都竖起来,大概就这样,你假使有了扎实的功底,岳美缇不也是个女小生吗,她没有娘娘腔,你既然演这个角色,你就要男性化,你就要有阳刚,你就要脱开你原来的形象,这不经过练功,戏曲演员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
越剧是陈少春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虽然当时她已退休,但是对于越剧的关注仍没有变,她深深关心着越剧的前途,并对青年演员寄予了厚望。
她曾言,他们当时越剧圈里面,青年一代当中,他们的优势,很多人都是有文化的,不像她这个四个级的小学生,好像还充当什么什么的了,那是不在话下,他们有些是初中生、高中生、也有大学生,这是他们绝对的优势,他们年轻漂亮,这个是人材,他们以前能通得过就演戏了,现在都是横看竖看,好像长相要怎么样,高低要怎么样、健康情况、嗓子怎么样,都是精挑细拣来的,他们身上有文化,这是他们极大的优势,但是他们也有一个不如他们的地方,他们的戏尽管好也好,坏也好,是自己创作的,他们都是模仿的,这一点老一辈的演员是对他们并不十分骄傲的,都是学的嘛,唱腔是流派的,地位是导演的,服装是设计师的,什么都是人家的,他(她)就是出了一个人,好好坏坏,好,观众向他(她)鼓掌,应该他们回头看一看,有很多人把你送上去,所以他们现在就是在原来的流派上面、原来的几个戏上面停留,当时是二十世纪了,各行各业都在大踏步的向前冲、猛进,那他们戏曲怎么样的进法,现在道路正在摸索,是个蛮长的路,可是这个路只有青年去完成,他们有这个条件,但是他们要有这股拼搏精神,不亚于以前他们要饭吃那股劲头。
一捧蚕豆,一杯清茶,当时陈少春仍然在创作天地中辛勤地耕耘着,乐此不疲,这是一位朴素的老人,也是一位执着的老人,她就像一朵菊花,其色淡雅,其香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