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解剖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髋关节由股骨和骨盆共同组成,股骨头位于髋臼内,髋关节是球窝关节,由一个球形的髋臼和凹陷的股骨头组成的杵臼关节,是全身位置最深的关节,最主要的功能是负重。
髋关节的构成:髋臼,股骨头,股骨颈,大小粗隆。具有三轴性旋转运动,无侧方平移的特性。髋关节的骨性结构
1.髋臼位于髋骨外侧面中央,呈半球形深凹,表面覆盖透明关节软骨,呈半月形分布,面向前外下方,周围有不规则的边缘包绕。
由髂骨体、耻骨体、坐骨体组成,髂骨体构成髋臼的上部2/5,耻骨体部分构成髋臼的前下部1/5,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2/5。
髋臼边缘是由纤维软骨组织组成的髋臼唇,可加深髋臼深度。
2.股骨头呈球形,头部略扁,约占圆球面的2/3,向前内上方倾斜,嵌入髋臼内形成关节。
股骨头顶端稍下方有一小窝,称为股骨头凹,为股骨头韧带的附着处。除股骨头凹外,股骨头被一层中间厚四周薄的关节软骨所覆盖。与髋臼相比,股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可增加其活动范围。
图1(髋关节后面观)1.髂骨2.髂前上棘3.股直肌反折头4.股直肌肌腱5.髂股韧带6.坐骨韧带7.关节囊8.股骨9.坐骨结节10.尾骨11.骶结节韧带12.坐骨小孔13.骶棘韧带14.坐骨大孔15.骶后孔16.骶髂后韧带17.髂后上嵴图2(髋关节冠状切面)1.骶髂关节2.骶骨3.关节软骨4.股骨头凹5.哈佛森腺6.股骨头韧带7.髋臼横韧带8.关节囊纤维膜9.坐骨10.股骨1
1.关节腔12.大转子13.股骨头14.轮匝带15.滑膜16.髋臼唇17.股直肌反折头18.髂骨髋关节的关节囊、滑膜滑囊和韧带1.髋关节囊厚而坚韧,上方附着于髋臼边缘,盂缘及髋臼横韧带,下面附着于小转子间线,后面附着于股骨颈中外1/3交界处。
关节囊有浅层纵行纤维和深层环形纤维构成,环形纤维构成坚韧的轮匝带环绕股骨颈部。
2.滑膜起自股骨头关节面的周缘,被覆于股骨颈在关节囊内的部分,于此返折至纤维囊的内面,覆盖在髋臼唇、股骨头韧带和髋臼窝的脂肪组织表面。滑囊由髂耻囊、大转子滑囊和坐骨结节滑囊组成。
3.髋关节的韧带主要有髂骨、耻骨、坐骨韧带,髋臼横韧带和股骨头韧带。
1)髂股韧带位于关节囊前面,直立时髂股韧带限制限制髋关节后伸,除髋关节屈曲运动外,在其他运动时该韧带处于紧张状态,限制关节活动,对防止髋关节脱位有重要作用。
2)耻骨韧带位于关节囊前下方,主要限制髋关节外展。
3)坐骨韧带位于关节囊后面,主要限制髋关节过度内收内旋。
4)髋臼横韧带与外侧的纤维软骨唇一起加深髋臼,弥补髋臼切迹的缺口。
5)股骨头韧带限制髋关节屈曲内收外旋,保持股骨头的稳定。
图3(髋关节滑膜及注射位置)图4(髋关节韧带)髋关节周围肌肉、血管和神经
1.髋关节周围肌肉是维持髋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可包绕在关节囊和关节韧带上。在髋关节上方,股直肌反折头附着于关节囊内侧部,臀小肌则覆盖于关节囊的外侧部。在髋关节下方,耻骨肌外侧部与关节囊相贴,稍后方,可见闭孔外肌附着于关节囊后面。
在髋关节的后方,关节囊的下半部被闭孔外肌腱覆盖,并将关节囊与股方肌及旋股内侧动脉升支隔开。闭孔内肌腱将关节囊与坐骨神经隔开。闭孔内肌腱上方,可见梨状肌绕过髋关节的后面。
2.髋关节周围的血管由髂内、外动脉和股动脉等的分支组成。
组成吻合丰富的动脉网。
由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和臀上动脉、臀下动脉、股深动脉的第1穿动脉在臀后部形成“十字吻合”。
另外髋关节的盆侧壁处还有旋髂深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骶正中动脉等及其间的吻合支。
图5(髋部周围血管)
3.髋关节周围的神经主要由腰丛和骶丛发出。关节的神经可直接通过邻近关节神经的原发关节支或经关节周围的肌肉进入关节。
参考文献奈特.奈特人体解剖学彩特图谱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原林,高梁斌.髋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J].中国创伤骨科杂志.2001,3:146-147黄耀华.髋关节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刘树伟,李瑞锡.局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段坤昌.盆髋部应用解剖彩色图谱[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斯坦丁.格氏解剖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