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里的会馆和名人故居是怎样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明清时期伴随着科举制度的盛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北京城的胡同里出现了许多会馆。
宋元时期,民间就已经有专门接待举子的"状元店"。到了明清时代,一些民户将单间客房出租出去,供来京赶考的举人们食宿,称作为"状元吉寓",但是这些寓所租金很贵,就连来京经商的商户都住不起,更何况贫寒穷苦的举子。
到了康乾盛世时期,随着《四库全书》、《古今图书》的问世,来京修书的文人日益增多。由于人们都有乡土观念,也希望彼此间有个照应。于是便出现了各地建立的会馆。
到民国时期,京城各类会馆已发展到395所。
这些会馆大多是由全国各地方的官吏发起,联络在朝的文武官员和在京城的地方士绅以及商号们,共同捐款集资建造而成。
有的会馆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加以整修而成的。如湖南会馆,就是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烂漫胡同中间路西朱氏所管房屋而建成的。
民国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会馆的用途由单纯的接待举子发展为商务及娱乐之用。这种变化,使胡同里的会馆的内涵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例如位于现在北京宣武区珠朝街5号的中山会馆。
中山会馆相传是明代权臣严嵩的花园别墅。
成为会馆之前,这座花园别墅经历了许多历史变迁。中山会馆的前身是孙中山先生的同乡唐绍仪创办的"广东香山会馆",中山会馆具有历史纪念意义。这里很早就是有志青年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后来又成立了"中山少年学会"。会馆内中院五间过厅的西头一间曾是共产党的一个地下联络站。
北京胡同里除了隐藏着许多有历史意义的会馆外,还有一大批名人故居令世人瞩目。
北京的名人很多,名人居住的地方自然也不少。像田汉故居、老舍故居、杨昌济故居、茅盾故居、欧阳予倩故居、蔡元培故居、齐白石故居、李大钊故居、张自忠故居、徐特立故居、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龚自珍故居、鲁迅故居、蔡锷故居、纪晓岚故居、沈家本故居、林白水故居、荀慧生故居、康有为故居、李四光故居、谭嗣同故居、尚小云故居、李鸿璋故居、程砚秋故居等。
据说,李大钊生前在北京曾经居住过五个地方。1920~1922年时李大钊居住在西城区石附马后宅35号(现在是北京新文化街胡同24号),这也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
这是一处三合院。基本格局为正房三间,两间东西耳房,三间东西厢房。正房三间中东间是卧室,中间为餐室,西间为子女读书的地方。西厢三间是上房和会客厅;东厢三间是安排来访亲友等人居住的地方。院内有李大钊亲自种植的三棵海棠树,花畦和盆花。
李大钊的许多革命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位于阜成门内原宫门口西三条21号曾经是当年鲁迅先生的故居。这套房屋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共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鲁迅都居住在这里。
这是一所典型的北京小四合院建筑。黑漆的小门,镶在灰墙内的一块汉白玉石立在门旁,上面是郭沫若书写的"鲁迅故居"四个金色大字。
四合院的小门开在东南角。从小门进去,是一个短短的通道,左边有四扇绿色的屏门,进入屏门便是鲁迅故居的前院,有南北房各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
北房三间中,东面的一间是鲁迅母亲的住室,两侧的一间是其原配朱安的住室。东面鲁迅母亲居住的那间房子北墙开了一扇门,多搭了一间凸字形平顶灰棚的房子,就是鲁迅的工作室兼卧室。
这间小屋面积只有10平方米,非常简陋,但采光较好。由两条长凳搭起的木床铺,放置在靠窗的地方,木床铺。东墙壁下是一张三个抽屉的桌子和一张藤圈椅。书桌右边放有一块颇有讲究的魏砖,左边是一盏煤油灯,鲁迅先生经常在这幽暗的煤油灯下奋笔疾书。
南房三间是鲁迅的书房兼会客室。进门迎面靠南的墙是一字排开的书箱,一张八仙桌和两个方凳放在书箱前面,靠东面的墙放着一张茶几和两把木椅。
鲁迅在此居住时,写下了包括散文诗《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彷徨》和《朝花夕拾》在内的200多篇著作。
在这里,鲁迅还培养出了一大批青年作家、文学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