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战役有什么意义????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克里特岛战役 中文名称: 克里特岛战役 外文名称: CreteIsland,Battle of 发生时间: 1941年5月 发生地点: 克里特岛 事件介绍事件内容文件内容文件克里特岛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夺占希腊的克里特岛于1941年5月进行的空降作战。巴尔干战局的组成部分。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扼爱琴海南部咽喉。该岛东西狭长,山脉绵亘,南岸陡峭,北岸地势平缓,有公路贯通全岛;马莱迈、雷西姆农、伊拉克利翁等地均筑有机场,为英军防守苏伊士运河区的前哨阵地和控制东地中海的战略要地。1941年4月德国侵占南斯拉夫和希腊后,为确保其向东扩张时的右翼安全,控制爱琴海和东地中海交通线,保障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不受英国空军袭击,决定夺取克里特岛。德军企图以空降兵夺取克里特岛的3个机场,从海上运送重武器和登陆兵上陆。参战兵力为空军第11军第7伞兵师、滑翔突击团和第5山地步兵师,共2.2万人、500余架运输机、80架滑翔机,由空军第8军(430架轰炸机、180架战斗机)和海军东南舰队提供支援。战役总指挥为第4航空队司令A.勒尔大将。地面突击部队编为西部、中部、东部3个集群,分两批在四处空降。第一批,由西部集群夺取马莱迈机场,以保证后续部队着陆;由中部集群一部夺取干尼亚和苏达,以瘫痪克里特岛的主要港口。第二批,由中部集群另一部占领雷西姆农及其机场,东部集群夺取伊拉克利翁及其机场,以保证山地步兵师机降。守岛英军约2.8万人,另有希腊军队1.4万人,由B.C.弗赖伯格少将指挥。全岛划分为马莱迈、苏达、雷西姆农和伊拉克利翁4个防区。守军多为从希腊撤至岛上的部队,疲惫不堪,组织涣散,通信运输工具不足,火炮很少,只有6辆坦克、35架飞机,由英国地中海舰队提供支援。20日2时,德军空降引导小组伞降,标示空降区域。7时许,第一批空降部队继航空火力突击后在马莱迈和干尼亚地区空降,遭守军射击,伤亡惨重。西部集群着陆后,攻击马莱迈机场及其附近制高点107高地,遭守军顽强抗击,双方伤亡甚大;中部集群着陆后,受敌四面攻击,就地构筑工事坚持战斗。16时,中部集群的第二批空降部队在雷西姆农地区空降,至日终前伤亡400余人,未能夺取机场;东部集群因飞机加油太慢、数量减少,未能按时起飞,17时才开始在伊拉克利翁伞降,19时许全部着陆,但建制混乱,损失严重,未能夺取机场。21日凌晨,西部集群经激战占领107高地,并迅即占领马莱迈机场。天明后,德军向西部集群空投补给品,20日未及空降的600名伞兵和山地步兵师一部也先后着陆。西部集群得到加强后,沿公路向东发展进攻。德军摩托艇运载的山地营夜间从海上增援,途中遭英舰队截击,被全部击沉。岛上英军未能利用海上胜利及时反击,天明后遭德军航空火力及其增援部队突击,损失惨重,撤出马莱迈防区。23日,德空军突击英舰队,击沉巡洋舰和驱逐舰各2艘,击伤战列舰1艘和巡洋舰2艘,迫其撤回亚历山大港。德军随即从海上输送装备物资。当日夜,西部集群在干尼亚以西与中部集群会师,至24日天黑前占领克里特岛西部地区,尔后向东推进,27日攻占干尼亚,28日占领苏达湾,29日攻占雷西姆农并与东部集群会合,随即占领伊拉克利翁及其机场。28日夜,英军开始乘船撤向埃及,至31日夜共撤出1.7万人。此役,德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和大量舰船;英军损失15743人,其中亡1742人,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其他舰艇29艘被击沉,包括航空母舰在内10余艘军舰受重创;希军1.4万人被全歼。此役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降战役,也是迄今唯一以空降兵为主实施的进攻战役。德军从此控制了爱琴海和东地中海航道。但德军逐次、分散空降,没有形成拳头,不仅延长战役时间,而且遭到重大伤亡。英海军虽占优势,但因缺少空中掩护而遭重创,被迫撤往埃及,未能向守岛部队提供可靠支援。
克里特岛属于希腊,位于地中海之上,扼守着通往北非的航线,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当时,北非隆美尔正在与盟军作战,所有的作战物资都要通过地中海运往北非,而这些运输船队经常受到从克里特岛起飞的飞机轰炸,和以克里特岛为中转休整的盟军舰队的袭击,从而损失惨重。所以克里特岛的存在关系着德军的北非军团的命运,也关系着北非乃至整个非洲的战局。所以,希特勒要想保持在非洲的优势,就必须占领克里特岛。
牵制德军兵力为开辟西线战场作准备
克里特岛,位于东地中海,正处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也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克里特岛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以空降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登陆战役,不仅在二战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登陆作战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一章 克里特岛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以空降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登陆战役,不仅在二战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登陆作战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东临黑海和爱琴海,西濒亚得里亚海,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对于轴心国的德国、意大利而言,占领了巴尔干半岛既可以有效控制东地中海,进而威胁英国在近东、中东和北非的殖民地,又能封锁苏联的黑海出海口,从南翼进攻苏联;而且还能切实保护其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免受英军飞机的空袭。 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于1939年4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后,又于1940年10月28日发动了对希腊的进攻,最初曾一度迫使希军后退五六十公里,但希军在英军的支援下,很快阻止了意军的攻势,并于12月将意军一举赶出了希腊,还乘胜追击,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部分领土。 1941年初,意大利再次发动进攻,仍未能取得突破,双方形成了僵持局面。 1941年4月6日,即南斯拉夫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次日,纳粹德国未经宣战就向南斯拉夫发动了进攻。同一天,德军以两个集团军,计22个步兵师、8个坦克师和5个摩托化师,共35个师约四十万人,在意军配合下也对希腊发动了进攻。 4月9日,德军攻占了萨洛尼卡,迫使希军东马其顿集团军投降,并对在意希战线上的希军和英国远征军形成了包围态势。 4月12日,希军开始从阿尔巴尼亚撤军,但为时已晚。 4月18日,希腊首相科里西斯自杀,国王乔治二世摄政,他见已经无法阻止德军的推进,下令希军向南部港口撤退。部分希军还未到达目的地,就被德军追上,被迫投降;部分希军随同英国远征军进行了一次类似于敦刻尔克的撤退,经海路退往克里特岛和北非。 4月27日德军进占希腊首都雅典。 4月29日德军到达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端,占领了整个希腊大陆。 显而易见,德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克里特岛了。 克里特岛,位于东地中海,正处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也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西距马耳他岛约810公里,东距塞浦露斯岛约520公里,西北距伯罗奔尼撒半岛仅90公里,南与北非重镇托卜鲁克隔海相望,距离约360公里,东南距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约560公里。在军事地理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占有该岛,即可控制东地中海,利用克里特岛为基地,海空力量将对南欧、北非都将构成严重威胁。所以,早在1940年5月21日,英国与法国和希腊协商后,决定一旦意大利入侵希腊,英法就出兵保卫克里特岛。同年10月,意军入侵希腊后,英国就向克里特岛派出了地面部队和飞机,但由于英国此时要应付轴心国在几个战场上的攻势,实在力不从心,派出的部队规模比较小。 克里特岛东西长约257公里,南北平均宽约32公里,最窄处宽仅11公里,最宽处也不过60公里,是个狭长形的岛屿。全岛地形崎岖不平,遍布连绵起伏的山地,从西到东依次有白山山脉、伊达山脉、腊西提山脉和希提亚山脉,这些山脉的主峰海拔高度都在1800米以上,而且陡峭难行,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使得岛上的河流都是南北流向,而且非常湍急,对部队的东西方向运动构成了严重的天然障碍。 全岛只有在北部首府干尼亚附近有一条狭长的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岛上主要的港口和锚地苏达湾、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都在这片平原上,其中苏达湾水深湾宽,北面又有阿克罗蒂里半岛作为天然的屏障,是全岛最理想的避风港湾,可以停泊大型水面军舰。所有这些港口的规模、设施都不大,只能满足本岛的日常需要。 英军进驻克里特岛后,进行了机场建设,但岛上三个机场都比较简陋,充其量不过是前线机场。其中的伊腊克林机场条件最好,能起降各型飞机;干尼亚以西16公里的马拉马机场,只能起降战斗机;雷西姆农机场情况最差,还未能完工。正因为如此,岛上机场数量少,设施简陋,英军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空中掩护。但这些机场,却对德军在登陆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岛上只在北部有一条公路,而且路面狭窄,又多急转弯,公路上的桥梁承重量都不超过7吨,无法通行重型卡车。总之,岛上交通不便,通信联络也比较困难,这都给英军的抗登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克里特岛的4、5月间的气候通常是晴朗少雨,这种气候对于掌握制空权的德军是非常有利的。 这样看来,克里特岛只有北部适于登陆,该地区从海岸开始全是连绵的丘陵地带,中间夹杂着一些或宽或窄的谷地,这种地形将限制防御部队的机动,使其容易遭到登陆部队的迂回攻击。总而言之,从地理上讲,克里特岛的防御态势非常不利的。 第二章 德军统帅部在巴尔干半岛的作战中并没有一个全盘计划,当德军占领希腊本土后,希特勒原准备就此结束战役,但德国空军的一些将领却在考虑以空降突击手段夺取克里特岛。 这一计划最坚决的主张者是第11航空军军长斯徒登特中将,他是德国空降部队的创建者,第11航空军的建制里就包括德军当时的全部空降部队。他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组织准备和几个月的筹划,打算在克里特岛实施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以此来证明空降部队不仅仅是战术意义上的突袭部队,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兵种;同时证明空降作战理论的正确性,作战计划上报第4航空队司令洛尔上将后,洛尔考虑的是以克里特岛为基地的英国飞机可以袭击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与其日后被动应付英军的空袭,不如现在攻占克里特岛以免后患,便于4月15日将作战计划呈报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戈林正急于寻找机会打败英军,恢复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遭受严重打击的声誉,随即同意了这一计划,并于4月21日和斯徒登特一起前往最高统帅部,向希特勒面陈。 希特勒批准了这一计划,在征得意大利同意后,于4月25日下达了第二十八号训令:以空军第11航空军所属的空降兵部队为主,执行攻占克里特岛的使命,作战代号“水星”,战役发起时间最迟不得超过5月中旬。 德军战役总指挥是第4航空队司令洛尔上将,参战部队为空军第8航空军和第11航空军,以及海军的东南舰队。 第8航空军是一支飞机机型齐全,数量可观,具有极强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军长为里希特霍芬中将,共拥有飞机808架,其中战斗机230架、水平轰炸机223架、俯冲轰炸机305架、侦察机50架,现驻扎在希腊和保加利亚,负责夺取战区制空权和为空降兵部队提供航空火力支援。 第11航空军建制里编有第7空降师、第22机降师和滑翔突击团,是德军当时全部的空降部队,全是精锐之师,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官兵大多具有空降作战的实战经验。可惜,第22机降师因缺乏交通工具,滞留在罗马尼亚,无法按时到达希腊集结,德军统帅部只得临时将正在希腊的第5山地师划归第11航空军,代替第22机降师的作战任务。第5山地师尽管也是德军的精锐部队,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机降作战训练,与空降部队的协同也没有第22机降师那样默契熟练。上述两个师又一个团,总数约3万人。担负空中运输的,是第11航空军所属的约500架容克—52运输机和80架滑翔机。 海军的东南舰队集结了包括驱逐舰在内的约70艘舰船和约200艘摩托舟艇,负责运送7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在克里特岛登陆,并为战役提供海上支援。 德军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洛尔和斯徒登特对空降部队的使用产生了分歧,洛尔坚持认为应集中在马拉马和干尼亚两地空降,以确保兵力数量上的优势。而斯徒登特却根据战争初期在挪威和荷兰的空降作战经验,认为应在多个目标同时空降,以造成敌军的混乱和无法相互支援,他坚持在克里特岛上的七个地点同时空降,然后像油渍扩散那样扩张战果,直至占领全岛。两人各持一词,互不相让,无法取得一致,便将各自的计划上报戈林,戈林采取了折衷的方法,攻击当天上午在马拉马和干尼亚两地空降,下午则在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空降。 德军的具体部署是: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战斗群,迈恩德尔上校指挥的滑翔突击团为西部战斗群,在马拉马空降,夺取马拉马港和机场;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中将指挥第7空降师之伞兵第3团和第2团(欠第2营)为中部战斗群,在雷西姆农和干尼亚空降,占领机场、干尼亚和苏达湾;布劳尔上校指挥第7空降师之伞兵第1团和伞兵第2团2营为东部战斗群,在伊腊克林空降,夺取伊腊克林机场。第5山地师为预备队,机降或海运上岛增援。岛上作战由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统一指挥。 出发机场为希腊南部刚刚赶修出来的六个简易小型野战机场,空降距离250公里。由于飞机数量不足,空降只能分批进行,第一批运送滑翔突击团和伞兵第3团,分别在马拉马和苏达湾空降;飞机返航后再运送伞兵第1、第2团,在雷西姆农、干尼亚和伊腊克林空降。计划当天夺取三个机场和干尼亚,然后机降预备队,由东向西发展攻击,占领全岛。斯徒登特的指挥部开设在希腊雅典的一个旅馆里,负责全局指挥。 德军从4月25日起开始进行战前准备。由于空降部队大多在德国本土,首先一个难题就是部队的开进和集结,第11航空军的部队先搭火车到达罗马尼亚,再换乘卡车前往希腊,途中为了让参加对苏联作战的第2装甲师优先通过而在马其顿的山区停留了足足三天,——直到5月14日,第11航空军的部队才在雅典附近集结完毕,开始战前训练,一些部队还进行了夜间空降训练。 此外,德军担负运送空降兵的运输机从巴尔干战役开始起就一直执行空运任务,高强度的频繁使用,运输机的机身和发动机都急需检修,5月1日起,第11航空军所属的运输机全部飞回德国,进行检修保养,数家飞机制造厂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将493架容克—52运输机检修完毕,其中大部分飞机还更换了发动机。5月15日这493架飞机在希腊南部的出发机场集结完毕。 所有战前准备中最大的困难是燃料问题,493架运输机需要往返三次才能将空降部队运到克里特岛,这样共需要300万公升的燃料,而这些燃料都还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外的油轮上,直到5月16日,连一滴燃油也没有运到机场,因为科林斯大桥被炸毁后堵塞了运送燃料的油轮所必经的海峡,5月17日,第11航空军后勤部长塞布中校用飞机接来了潜水员,才将航道疏通。5月18日油轮驶入比雷埃夫斯港,然后立即将燃料分装到200公升的油桶里再用卡车运往机场。原定5月18日开始的攻击不得不延迟两天,但直到5月19日深夜,还有几个中队的运输机没有得到燃料,此时距离预定的出发时间只有五个小时了,就连参战的空降兵也加入到运输燃料工作中,他们将油桶运到飞机旁,用手摇泵为飞机加注燃料,总算完成了攻击准备。 5月14日,北非德军发动了攻势,以牵制北非英军,使其无力支援克里特岛。同时,对克里特岛进行了战前侦察和航空火力准备。 第三章 英军于1940年10月28日,即意大利入侵希腊的次日就根据事先约定的协议向克里特岛派出了6000人的部队,进行防御。加上后来从希腊陆续撤退的希军、英军,共计一个师、两个团、十一个营又五个连,总数约4.4万人,其中希腊军约1.4万,英联邦军队约3万。 当希腊本土失守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确保英国在中东、北非和地中海的利益,严令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全力组织防御,韦维尔任命新西兰师师长弗赖伯格少将为克里特岛守军司令,统一指挥岛上所有部队。弗赖伯格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25岁担任营长,26岁就升任旅长,久历战阵,经验丰富,曾因作战英勇荣获英国最高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他在巴尔干战役中,面对德军强大压力,指挥新西兰师从容不迫有序撤出希腊,给韦维尔留下了深刻影响,这才将守岛重任交付给他。 4月26日,英国情报机关获悉德军将对克里特岛实施空降突击。 4月29日,英国陆军部向弗赖伯格下达了抗登陆命令,并指示他务必作好抗击德军空降和海上登陆的准备。 5月6日,英国情报机关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掌握了德军空降作战的细节和可能发起攻击的日期,并立即通报了守军。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第一次比较准确提前获取德军的作战意图。但弗赖伯格认为,德军登陆的主力是从海上登陆,空降突击只不过是为了夺取机场和港口。因此将岛上最大的港口苏达湾和最大的机场马拉马机场作为重点防御,考虑到岛上交通困难,相互联系支援不便,弗赖伯格以苏达湾和三个机场为核心构成支撑点式防御体系,将全岛划分为四个独立的防区:马拉马防区,由普迪克准将指挥新西兰第5旅、希腊军三个营和四个炮兵营,共1.2万人防守;苏达湾防区,由韦斯顿少将指挥英国海军陆战队、澳大利亚军一个营,共1.5万人防御;雷西姆农防区,由瓦齐准将指挥澳大利亚军两个营、希腊军四个营和克里特岛警察营,共7000人防御;伊腊克林防区,由查佩尔准将指挥新西兰军三个营、希腊军三个营、澳大利亚军一个营和英军一个炮兵团,共8000人防御。由于从希腊本土撤退下来的部队几乎将所有的车辆都丢弃了,没有什么机动能力,弗赖伯格除了在马拉马防区和苏达湾防区分别布置了新西兰军一个旅和英军一个营为预备队外,再没有其他预备队了。装甲部队仅有的英军轻骑兵第三团六辆坦克,分别配置在三个机场,三个轻型高射炮连和两个重型高射炮连担负对空防御。 英军在进行防御准备中最困难的是补给问题,所有的补给都必须通过海路运来,由于港口不断受到德军的空袭,每日的卸载物资量从最初的700吨,一直下降到每日仅100吨,而岛上每日需要的物资量是1000吨。尽管如此,英军的防御准备仍在积极进行,对坚固的支撑点进行了伪装,设置了欺骗德军的假阵地和假目标,并最大限度利用复杂地形部署了火力。 弗赖伯格在组织防御中唯一的缺陷是他根据德军入侵荷兰时,曾经在公路、海滩等开阔地带进行过机降的战例,认为德军对机场的依赖性并不强,而英国空军还将利用岛上的机场,所以他没有下令对岛上三个机场设施进行破坏。事实却证明,这三个机场对于德军而言,是非常需要,对战役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岛上的英联邦军队,虽是当时英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却由于在刚结束的战斗中士气受到了很大挫折,加之重装备严重缺乏,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短缺,官兵们情绪低落,然而经过一系列的紧张准备,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恢复,弗赖伯格改变了原先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没有海空军的支援,也能守住克里特岛。 5月16日,英军击落了一架德军的侦察机,并俘虏了飞行员,飞行员供称将在未来四十八小时里开始攻击。从5月17日起,岛上的英军全面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5月18、19日,德军的空袭日渐频繁、猛烈,预示着登陆即将开始。 英军的侦察机也发现德军在希腊南部机场集结了大量的空降部队和飞机,但由于英军在地中海地区的航空兵力量太过薄弱,只对上述机场进行过几次效果并不显著的轰炸外,再未能采取其他措施。 第四章 5月20日凌晨二时,德军第一批伞兵在克里特岛着陆,这是空降引导小组,负责用发光信号标示空降地域,接应后续部队的空降。 凌晨三时,德军第一攻击波的官兵起床,三时三十分开始登机,四时三十分运输机和滑翔机开始起飞。因为起飞机场是土质的野战机场,每次起飞都会扬起漫天尘土,所以德军预先在机场跑道上用洒水车洒水,但依然无济于事,六个出发机场上由于连续不断的起飞作业,扬起的尘土竟然高达近百米,给起飞造成了不小困难。运输机以12架为一队,在空中编队后,以300米高度220公里时速向克里特岛飞去。接近目标时,飞机下降到30米的低空,贴着海面飞临空降地域。 五时,德军第8航空军向克里特岛的马拉马、伊腊克林机场和干尼亚市区进行了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 七时许,运载西部战斗群的机群飞临马拉马机场。该战斗群是由迈恩德尔上校指挥的滑翔突击团组成,突击团共辖四个营,其中的第1、第3营乘滑翔机着陆,第1营选择的着陆地点是塔威拉尼蒂斯河河谷,英军认为这片河谷比较狭窄,而且到处是石块,不可能作为着陆场,所以没有设防。德军滑翔机以60公里时速侧滑着陆,河谷高低不平,又多石块,德军80架滑翔机有部分在着陆中坠毁,但大部成功着陆,伞兵随即集合起来,主力从西面向机场发起攻击,另一部分则向塔威拉尼蒂斯河大桥攻击,该桥是横跨塔威拉尼蒂斯河,连接东西海岸的唯一一条公路上的唯一一座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七时三十分,德军经过激战,终于夺下了大桥。 第3营在机场以东的公路上着陆,此处正是新西兰军第22营和第23营的预设阵地,德军在着陆时遭到了密集的火力射击,伤亡异常惨重,全营的所有军官和三分之二的士兵阵亡,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第2、第4营乘运输机在机场附近实施伞降,伞兵在时速185公里120米高度跳伞,英军用20毫米机关炮、机枪、步枪甚至手枪,向空中缓缓下降的伞兵猛烈射击,德军伞兵则用随身携带的手枪、冲锋枪向地面还击,着陆后立即陷入了激烈的战斗,根本无法集合成建制单位,到处是单兵或小分队的混战,伞兵伤亡巨大,情况被动。 西部战斗群的指挥官迈恩德尔上校在着陆时负了重伤,但他仍坚持指挥战斗,原计划是在机场东西两翼着陆实施钳形夹击,但由于第3营几乎全军覆没,迈恩德尔上校只得改变计划,调整部署,先攻击机场附近的制高点107高地,再居高临下攻击机场。107高地由新西兰第22营防御,该营在高地上构筑了大量巧妙伪装的阵地和火力点,德军战前的空中侦察根本没有发现,现在伞兵的攻击遭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损失很大,却毫无进展。 第一批空降的部队还有在克里特岛首府干尼亚附近的加拉图斯地区着陆的中部战斗群的伞兵第3团,该团由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中将亲自率领,谁知起飞才二十分钟,萨斯曼和师部乘坐的滑翔机拖索被一架战斗机撞断,滑翔机失控坠毁,萨斯曼和师部成员全部丧生。萨斯曼从滑翔突击团临时借来两个连,用于夺取干尼亚附近的高炮阵地,其中一个连遭到猛烈炮火射击,有3架滑翔机被击落,其余滑翔机也降落的非常分散,着陆后无法集合起部队完成任务。另一个连5架滑翔机降落在高炮阵地附近,机上的官兵经过惨烈的白刃搏斗才夺取了高炮阵地,而余下的3架滑翔机竟然降落在干尼亚市中心,官兵拼死苦战杀到了高炮阵地才与主力会合。 伞兵3团搭乘容克—52运输机在加拉图斯的伞降情形也很不妙,由于守军施放的烟幕和地面飞扬的尘土,加上猛烈的对空火力,使得飞行员无法找到预定的空降地域,致使伞兵的着陆散布面积非常分散,而且降落过程中一面受到了密集火力的射击,一面是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上着陆,损失颇大。 伞兵第3团3营正降落在新西兰军第4旅的防区,几乎被全歼。1营和2营虽未遭到灭顶之灾,但也在英军的压力下被迫就地构筑工事,只有防守之功,全无进攻之力。 下午,新西兰军第4旅以一个营的兵力向德军残部发动了反击,但未能奏效。 由于通信中断,在雅典的斯徒登特根本不知道德军的第一攻击波遭受了严重挫折,他只能按照预定计划组织第二攻击波,向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实施空降攻击。 运送第一攻击波的493架运输机只有7架被英军击落,其余飞机于九时后陆续返回了出发机场,但因为要降落的飞机又多又集中,机场设施又简易,很多飞机只得在空中盘旋等待,一些在战斗中负伤的飞机终因伤势太重而纷纷坠毁,另一些飞机因燃料即将耗尽而不顾一切降落,一时间降落秩序大乱,有几架坠毁的飞机堵塞了跑道,更是影响了后续飞机的着陆,在降落的过程中损失的飞机大大多于战斗中的损失。 斯徒登特的司令部不断呼叫克里特岛的部队,始终没有回应。中午时分,德军运送马拉马机场管理分队的飞机到达马拉马机场上空,飞行员见机场附近有德军的旗帜,以为机场已被德军占领,便准备降落,不料遭到了地面火力的迎头痛击,飞行员只好拉起机头带着满身的弹痕返航。斯徒登特这才知道原来马拉马机场还在英军手中,不久又收到了在干尼亚地区空降部队的报告,知道中部战斗群因伤亡惨重停止了进攻。斯徒登特现在才明白,战况极不乐观。必须尽快组织第二攻击波进行增援。 但德军的第二攻击波组织情况一片混乱,机场上漫天的尘埃大大影响了飞机起飞的准备工作,坠毁在跑道上的飞机又严重妨碍了飞机的起飞,直到十六时,即比预定起飞晚了三小时,大部分飞机还在机场上!整个第二攻击波起飞秩序一片杂乱,因而到达克里特岛上空时也是零零落落,而且空投时间持续很长,断断续续达三个多小时,还有一些飞机找不到空降地点。担负空中掩护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则是按照原计划到达,当运输机到达时,战斗机轰炸机已经返航了,因此第二攻击波是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实施,遭到了比第一攻击波更惨重的损失。 中部战斗群在雷西姆农空降,原计划伞兵第2团的第1、第3营分别在机场的东西两侧着陆,对机场实施向心攻击。160架运输机一齐到达目标上空,造成了空中非常拥挤,加上地面火力异常猛烈,德军有7架飞机被击落,还有2架在躲避防空火力时相撞而坠毁,伞兵着陆散布非常分散,1营只有一个连在预定降落地点着陆,团长斯利姆上校和团部及直属的两个连降落在澳大利亚军阵地,死伤过半。直至黄昏,该团伤亡超过400人,却未夺取机场。 东部战斗群由布劳尔上校指挥,由伞兵第1团和第2团2营组成,共4个营的兵力,夺取伊腊克林市区和机场,布劳尔计划各使用1个营攻击市区和机场,另2个营分别在东西两翼进行侧翼掩护。但起飞时间比雷西姆农更晚,而且还有600人因为飞机损失而滞留在出发机场。降落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着陆分散,建制混乱,布劳尔直到十九时才着陆,他见情况十分糟糕,便改变了计划,放弃了对市区的攻击,集中攻击机场,但直至天黑,仍毫无进展。 在雅典的斯徒登特意识到战局非常不利,三个机场无一得手,已经着陆的部队因为第7空降师师长的丧生而失去了统一指挥,而且伤亡惨重,极有可能遭到全军覆没,要扭转战局的关键是迅速投入后续部队——第5山地师,而投入援军的关键是必须控制一个机场。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夺取距离希腊最近的马拉马机场,可是与岛上通信联络不畅,对岛上具体的战斗进程一无所知,对马拉马机场的情况更是毫不了解,因此他命令军部的情报参谋克莱上尉于21日拂晓搭乘空投补给品的飞机前往马拉马机场查清情况。 此刻马拉马机场的情况是,德军一直在攻击机场南部的制高点107高地,防守机场的是安德鲁中校指挥的新西兰军第22营,共四个步兵连,其中两个连守机场,两个连守高地,营部设在107高地上。激战中,机场守军与高地守军失去了联系,仅有的两辆坦克也在反击塔威拉尼蒂斯河大桥时被击毁。下午,高地的守军受到了德军的巨大压力被迫撤向山顶,安德鲁向附近的新西兰军第21营求援,但21营正与德军的伞兵酣战,无法抽调兵力,安德鲁这位曾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因为作战英勇而荣获英国最高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勇士,此时却已筋疲力尽,悲观动摇,只是根据高地的不利局面,便作出了无法坚守机场的判断,于十八时向上级请求撤退,获得批准后就率残部借夜色掩护悄然退往第23营的阵地,而此时,机场上的两个连仍在浴血苦战,顽强抗击着德军的攻击。——安德鲁的这一行为给以后的战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07高地的得失直接影响了马拉马机场的得失,马拉马机场的得失又直接决定了克里特岛的胜负! 同一时间,德军的西部战斗群处境也是非常困难,指挥官迈恩德尔上校身负重伤,1900人的空降部队只剩下不足600人,不得不停止了进攻。午夜,不甘心失败的迈恩德尔上校竭尽全力拼凑最后力量做最后一击,已经无力发动强攻,只好兵分两路从西、南两翼偷袭,不料当德军悄悄摸上高地时,简直不敢相信——高地上已空无一人!就这样,德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至关重要的107高地,天亮后,德军居高临下一举攻占了马拉马机场。 德军猛烈的空袭致使英军的通信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弗赖伯格没有能及时获悉马拉马机场失守,也就没能立即组织力量发动反击,从而错过了夺回机
第一次将空降兵推到了独立作战的风口浪尖上.空降兵也可以大兵团作战.将德国的空降部队的精华全部消耗干净.从此以后,德国的空降兵更多是作为步兵在使用了.这次战役和后来的市场花园行动让人明白,空降兵没有重武器的话,独立作战,基本上是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