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三国东吴大都督陆逊的老婆到底是谁?他爱他的老婆吗?听说他是政治婚姻。

三国东吴大都督陆逊的老婆到底是谁?他爱他的老婆吗?听说他是政治婚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三国东吴大都督陆逊的老婆到底是谁?他爱他的老婆吗?听说他是政治婚姻。

若以成败论英雄,更应实事求是,彝陵之役能打败刘备,成功者就是陆逊,失败者为刘备,若要找些“虽败犹荣”或“成功者才是失败者”的谬论,只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不管陆逊后来北伐襄阳不成,但不能因此就相比成与关羽北伐樊城不成,至少陆逊在彝陵打赢刘备举国东征,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就让陆逊作一场彝陵之役的英雄;另外陆逊在北伐襄阳失败,那是另外的失败,但不因此而抵销彝陵之役,盖瑕不能掩瑜。

这正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黑白宜加分明。

至于陆逊从幕府历练脱颖而出,平步青云成为地方大员,所凭借的是战功,而非家世背景。要是说起身世,那才是为人少知的不光彩。话说陆逊的从祖庐江太守陆康,被孙策围城二年而攻破(可见孙策的军事能力...),陆康的大儿子才是陆绩,因此辈份上陆绩是陆逊的从父,可是年纪上则是陆逊略长陆绩数岁。然后孙策的亲弟之一是孙权(这层关系若有人不知,顺便交代一下^-^),孙家与陆家这二家的关系简言之就是战争与和平。孙策攻杀陆康(相争而战),然后陆康的子孙(陆绩及陆逊)投靠孙权(和平臣事)。

至于认贼作父或忘父求荣的评价就言之过甚,总之要论家世背景的话,反而是陆逊的减分,而非帮助仕途。

其次是陆逊征兵之事,也是有所本托。因为山越并非全部皆属同一种族,而是“钟鼎山林、各有天性”,有的出没于山区,有的在平原简居聚落,习性、生活、观念及文化各有不同。陆逊虽明言为“募兵”,实则强征壮丁入伍。而“都尉”只是县级的武官,没有权力拥兵自重,所以陆逊才向孙权要求自行增兵的权力,就算当时“并领县事”也是兼领内政,纵使县令也无权征兵。附带一提,汉制征兵则奉朝廷中央命令,季汉则以州牧太守为主,州郡之下才是县级,著名的几个大州,都以兵力强大出名,如兖州牧曹操、冀州牧袁绍、荆州牧刘表及益州牧刘焉等。至于县级要以兵力强大闻名(没没无名者多),恐怕很难,至少要问问上级的郡太守或州牧长官。陆逊最后以武力收服降贼,并充为部曲,也就是所谓强征。

东吴的世兵制,其兵源正是来自于讨贼。因为正常的平民老百姓没有理由被强征,但是若是盗匪作乱,使用军事镇压之后,就可以把罪犯余孽充军。为了确保兵员的忠诚及控制,不但要求壮丁从军,而且老弱妇孺也一并收编补户,举凡男者为奴、女者为婢等。刚好江东多盗匪(官方说法),所以兵源不虞匮乏。而且江表诸将所领之兵,世代相袭,也就是父亲若领二千部曲,父死子继,仍领原班人马,若子死则孙继,再领原班人马。这类部曲,不听中央命令,只有江表诸将才受中央节制。也就是孙权可以命陆逊北伐襄阳,但无法叫得动陆逊的部曲,举凡纳税、劳役等,部曲只要对陆逊负责,而不需对孙权负责。而孙权除非另有需要,也不必提供粮秣及兵源给陆逊。

这就是为什么江表诸将汲汲营营于讨贼扩充部曲,东吴全国“地方兵变”与“中央政变”如此之多的原因。

陆逊的政治婚姻最好娶孙权女儿,而非孙策之女,盖孙策已死,连孙绍(孙策长子)都不成气候,与其求诸孙策之门,不如转向孙权之府。陆绩不予重用这并不奇怪,陆康都死在孙策的手里,陆绩若表现太积极,难保不受孙权猜忌。而陆逊后来被孙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这死因才大有来头,因为“愤怒”与“怨恨”并不足以致死,字句上是陆逊被骂死,实际上则引人瑕思。

以战功取胜,屡败大敌,能打赢胜仗就是名将的本领,陆逊作为一名武将,非常称职而着无庸议。

若以为陆逊凭借家世背景发迹,即战绩及政绩不佳,仅靠世族关系而升职加官,因之称之不光彩,其实太过;细观陆家与孙家的恩仇,以背景无法为陆逊带来帮助,但是同时也讽刺陆逊与陆绩忘却杀父世仇,这段恩仇才是真正不光彩。

再来是陆逊镇压募兵,这与董卓诈称攻贼大获、掳掠庆典妇女财物、断杀反抗男丁、满载车货而归等,并无两样。因为责罪必追究犯行,无辜良民若无动机或实际犯罪,并不因之起诉为歹徒。董卓随便指定一群人,认定是贼,再来就是杀贼,这与盗贼指定苦主,再对苦主抢烧掳掠,宛如异曲同工。江东诸将有样学样,包括陆逊屡攻山越以增部曲等。

不过说回来,难道江东真的到处是盗贼吗?这些山越各族向来不偷不抢,早在越王句践及吴王夫差时还是治安良好的地方,西汉初年还因吴国太过富庶(挖铜矿自制铜币)甚至发动吴楚七国之乱,东汉末年中原大乱,为避难而渡江的人,已有民族大迁徒之称,因此江东本非贼窝盗窖,而是安居乐业的太平之地。但是在孙权、陆逊等人出现,江东开始讨伐山越,于是江东全境到处是盗贼,这里不单指孙权眼中的山越,在山越的眼中,东吴的政府军恐怕难辞其咎,这也是所谓向称“东吴盗匪帝国”,其来有自。

因为养民治理政绩,犹如牧民不竭其力,分赢而生生不息;反之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固然获益比仅取孳息较多,但是也只有一次性的短视。这也是劫民不如治民的道理,良政待民比暴政掠民优秀。

与其说陆逊募兵微不足道而无功,不如说变调征兵形成世兵而压榨,两者皆寓意陆逊不光彩的生平事迹。最后则是政治婚姻,不要以为陆逊因与孙家结亲而占尽便宜,事实上因血缘亲疏反道失落。要是孙权真的重点拉拢陆逊,就应给予大小二虎,或是孙权其妹。甚至有人提起关羽不与孙权结好婚姻而责难,事实上,关羽主子刘备早已迎娶孙权其妹,孙权还是派吕蒙带兵争三郡,甚至于偷袭荆州,这种主子之间政治婚姻一点也无济于事,还况是为人臣的关羽与孙权(吕蒙主子)之间的政治婚姻呢?附带一提,当年孙权长子未满十岁,婚姻儿戏岂有帮助?孙大虎先嫁周瑜的长子周循,后来又改嫁全琮;孙小虎先嫁朱据,后配刘纂。周循早死不提,朱据还差一点被孙权特务陷害而死,这种政治婚姻,对周循、全琮、朱据及刘纂等人好像一点用处也没有。

或许认为陆逊娶得孙策之女而得妻帮助,有点不光彩,但是陆逊未能晋身挤进孙权家门,这才是真正的不光彩,如果一定要强调政治婚姻的话。

先有结论再来找证据,难免推论稀松而立论稍弱,所谓文胜于质也;何不详析史实,导论事实应有的评价,毕竟是“谈史而论”,非“论而借史”。

网上帮你找的

孙氏的嘛。。。孙策的女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