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宿舍可刷脸,这些“刷脸”黑科技不算侵犯隐私权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个人去公安局做身份证或者办理护照,都需要拍照,而且需要在身份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因此,公安局掌握了你的肖像与名字,在这个意义上,你的肖像与名字已经备案了,只不过是没有公布出来而已。显然,你不会认为公安局侵犯了你的隐私。
那么,我们把地点换到北京师范大学的门禁系统,这个门禁系统的数据库里有学生的名字与肖像,还有学生卡号码与密码。显然,这个门禁系统已经存储了这些信息。那么,当你进门的时候,要不刷校园卡,要不你喊一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它放你进去,完成了人脸识别。这个过程中,存在泄露隐私的可能性在于:
1。你喊自己名字的时候,被别人听到。别人知道了你的名字。——这种情况下,存在一定的隐私的泄露。不过,你完全可以携带校园卡,通过刷卡来规避这个风险。
2。这个机器的运营商把数据库里的数据导出——全校学生的名字,性别,住什么宿舍,肖像,都被这个运营商获得。这个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不过,这一点是不可规避的。因为这些信息在学校的电脑里也有,理论上也可以被黑客盗窃。
以上两种情况,都不是严重的,首先,知道你名字的人很多,要想别人不知道你的名字是很难的。其次,学生的资料信息,学校肯定与运营商签了保密协议,不会泄露。再说,大部分学生不是明星,很少有人会关注谁住在什么宿舍,谁的相貌长得怎么样。
刷脸进宿舍,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保护学生的安全,让外面的人不能混进宿舍,这个是一个好事情。毕竟,机器还是比较刚性的,比宿管大妈的火眼金睛还要厉害一些。
再说了,现在很多人用微信与支付宝,个人身份证早已经上存到了那些网络平台,我们的这些信息总是要被别人看到的。只要监管得当,不存在什么隐私泄露的危险。
北京师范大学,为保证学生进入校门安全,改变传统进入校门模式,运用刷脸黑科技升级系统,首次使用校园卡进行人脸识别,领跑新科技。
学生喊名字和输入密码,进入校门人脸识别,不算是侵犯肖像和名字隐私权。
对于刷脸识别技术,将来是主宰人类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率先使用人脸识别安全系统,可喜可贺。
对于安全防范措施上,这个刷脸系统只是运用在学校,封闭式管理,隐私监管得力,安全常查,防患于未然,不和外部系统连接,黑客就不容易攻击获取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