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答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课内阅读(6分)
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⒈ 这段话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写的,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分)
⒉ 这一段细节描写对全文表达中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⒊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凡卡什么样的心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⒈近,远 ;白房顶,烟囱,树木,雪堆,星星,天河
⒉通过回忆乡下生活的乐与现实生活的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烘托出了凡卡生活的悲惨,揭露了沙俄统治的黑暗。
⒊这段话主要写了凡卡回忆自己曾在乡下与爷爷一起守夜的情景,反映了凡卡快乐无比的心情。
王安石改诗出丑
北宋时期,王安石有一次外出巡视,夜宿于一座寺庙中,见寺院墙壁之上题有一首诗: 彩蝶双起舞,蝉出树上鸣。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蕊。
王安石看罢,问寺僧是何人所写,寺僧说题写者是山下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王安石听了说,这样的蠢材,若能及第岂不是笑话!随即将诗改为: 彩蝶双起舞,蝉出树上鸣。 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改罢,随从大赞“改得好”。而寺僧却说:“丞相有所不知,秀才写的是一首即景诗,诗景是一幅画,不是两幅画。明月并非月亮,是本地的一种鸟,它能对天气的阴晴进行预报。白天如能听见它的叫声,夜里必是晴天,并能看到月亮。黄犬并非黄狗,它是一种金黄色的小虫,习惯躲在花蕊里睡觉。”
王安石听罢,非常惭愧地说,都怪我不了解情况,妄下雌黄,请恕我再改过来。
王安石写诗
一年初春时节,诗人王安石乘船从扬州到了瓜州渡口,归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钟山的寓所,途中一时兴起,随口吟出一首绝句: 题名《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他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沿途春天的景色以及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 最后,他走到船头上,眺望两岸,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入眼皆是一片碧绿,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忽觉精神一爽,心中似有所动,这个“绿”,不正是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到此,王安石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好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因此,这个“绿”字就成了人们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也为文坛留下一段佳话。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吟( )诵
A.jīn
B.yín
正确答案:B
2.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妥( )贴
A.tuǒ
B.suí
正确答案:A
3.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生机勃勃( )
A.筋疲力尽
B.死气沉沉
C.生机盎然
正确答案:C
4.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佳话( )
A.传说
B.好话
C.美谈
正确答案:C
5.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妥帖( )
A.服帖
B.妥当
C.舒适
正确答案:B
6.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急切( )
A.悠闲
B.迫切
C.渴望
正确答案:B
7.“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下面那句诗也采用了拟人手法?
A.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正确答案:A
8.“绿”字到底好在哪里呢?(多选题)
A.“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
B.“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C. 绿”字就成了人们所说的“诗眼”。
正确答案:A B
几年前,陕西青年佘(shé)世军告别山村父老乡亲,到山西一个小铁矿当矿工。因为他干活认真,为人老实,老板十分喜欢他,不久就让他当了小工头。佘世军在那一干就是六年,挣下了几万元。‖
前年,佘世军拿出3万元血汗钱,承包一个小铁矿,当上了老板,准备大干一场,挣(zhēng zhèng)些钱回去改变老家的落后面貌。
佘世军没文化,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跟别人签(qiān qiàn)约也只能请人代笔,便不会算帐(zhāng zhàng),做预算,只会模仿以前那老板的样子去干。
由于经营不善,才干了半年,就亏了不少钱。最后,只好忍痛把小铁矿关闭了。佘世军深有感触(chù zhù)地说:“我当老板只会在考勤表上打‘√’、画‘×’的,怎能不失败呢?”
小铁矿倒闭后,佘世军回到老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经过再三思考,终于作出了令人们吃惊的决定:进小学,从一年级学读起,不学出个名堂来,决不出山!
“佘世军要上小学了!”这一下子成了当地的“特大新闻”。可当他到学校报名时,校长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哩!佘世军讲了他自己没文化尽吃苦头的经历,校长被感动了,决定破格收下这个24岁的小学生。
去年9月1日,佘世军这个“大学生”含着热泪和六七岁的小同学一起,参加了学校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他迟来的小学生活。开学典礼后,他就和小同学们一起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读“a,o,e……”老师说:“世军同学学习很刻苦,每天要走十多里路来上学,可从不缺课。”不久,为了让佘世军早日完成学业,校长还亲自给这个“大学生”开小灶,加班加点超前上课哩!
佘世军的故事教育了山里人,大家认识到学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文化,就不能真正脱贫致富,更不能有美好的明天。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音节下画“ ”。
2.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因为他干活认真,为人老实,老板十分喜欢他。
②开学典礼后,他就和小同学们一起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读“a,o,e……”
3. 文中第六自然段中“他自己没文化尽吃苦头的经历”指的是
4. 文章已用“‖”分为四段,请概括第三段的段意。
5. 请用几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6. 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些什么?请用三言两语写下来。
答案
1. zhèng qiān zhàng chù
2. ①有好感 ②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3. 他用打工挣的3万元血汗钱承包了一个小铁矿,由于没文化,不会经营,才干了半年就亏了不少钱,最后只好关闭小铁矿。
4. 佘世军经过思考,决定进小学从一年级读起,校长破格收下这个24岁的小学生,佘世军开始了他迟来的小学生活。
5. 陕西青年佘世军用打工挣的3万元血汗钱承包了一个小铁矿,由于没文化,不会经营,最后只好关闭。经过思考,他认识到没有文化就不能真正脱贫致富,于是他从小学一年级读起,成了一名24岁的小学生。
6. 提示:围绕“学习文体知识重要”去写。
破鳝鱼片的姑娘蒋平 ①几年前,我与表叔开了一家鱼店,生意挺火。②大师傅炒得一手好鳝鱼,店里每日鳝鱼片的需求量很大,从采购到洗、切、煮一条龙,3名师傅忙不过来。我在店门前贴了一个小广告,想招聘两名新员工。也许是给的福利待遇不错,前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③一天傍晚,我与表叔正准备打烊,进来一个小姑娘,年纪约十五六岁。进门打量了半天,不说一句话。一见她那样子,我心里就猜出了个八九分:“是来应聘的吧,我这里需要的不是你这样的人手,对不起啊。”④小姑娘脸上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但似乎有些不甘心:“如果我在这里做小工,不要你们的工资呢?收不收下我?”⑤我仔细地打量她,生得眉清目秀,就是个头矮小、体质偏瘦,显然不是做工的料。“你是来长见识的吗?”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就采取零薪水的方式去长见识,但我这家小小的鱼店,能有多少见识可言?于是我问:“看你长得挺标致的,可以去站柜台啊,但做这种小工很累,你身体可能也吃不消。”小姑娘摇摇头说:“我还在念书,不能站柜台的。再说,就是做小工,也只能每天晚上来做一个钟头。所以,我不能要你们的工资。”⑥我疑惑了:“不要工资的勤工俭学,还要占用你的学习时间,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吧?”我这一问,她的眼圈红了,我马上说:“是不是家里遇上难处了?”小姑娘说:“难处是有,不过不会让您为难的。我只要……只要你们每天能到我妈那儿买鳝鱼就可以了……因为我妈……她是残疾人……”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⑦第二天一大早,在小姑娘的指引下,我找到了她的母亲。这是一位破鳝鱼片的大婶,“我妈以前的生意是这儿最好的,去年出了车祸,左手失去了3根指头,破鳝鱼片的速度变慢了,现在卖出去的鱼还不到以前的一半。”小姑娘解释说,“除了卖鳝鱼,妈妈没有别的赚钱路子。卖不出鳝鱼,一家人就没有经济来源,我就得辍学……”⑧就在那一瞬间,我作出一个决定:今后店里的所有的鳝鱼一律从这里进货。这样一来,店里还得增加破鳝鱼的成本。虽然小姑娘每天主动来帮着破鳝鱼,但速度还是跟不上。高峰的时候,还得请“外援”。这时候小姑娘就很着急,有两回还划伤了手指,但每次没等伤好,她就在店里忙来忙去。⑨日子一晃过了两年,小姑娘也为我破了两年鳝鱼。破鱼的速度由慢到快,到后来,基本上不用请“外援”了。两年后,小姑娘成了大学生,开学那天,我和表叔商定,将她两年来应得的工钱封了一个大礼包给她。小姑娘先是一愣,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后来,收是收了,但前提是作为预支的工资,每年的寒暑两假,她还会来店里帮着破鳝鱼。⑩有一件事,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实小姑娘破鳝鱼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只不过在她划伤手指的那些日子里,鱼店里的几名员工,都学会了破鳝鱼,大家知道她的家境不好,都想帮她。⑾我不禁感慨: 。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为小姑娘做了哪些事?(4分)
2.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4分)
(1)小姑娘脸上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但似乎有些不甘心:“如果我在这里做小工,不要你们的工资呢?收不收下我?”
(2) 小姑娘先是一愣,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3.第②段写到:“大师傅炒得一手好鳝鱼,店里每日鳝鱼片的需求量很大,从采购到洗、切、煮一条龙,3名师傅忙不过来。”为下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4分)
4.你认为文章末尾应该加一句怎样的话才合适?(4分)
5.读完全文,你觉得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联系实际谈谈你今后怎样向她学习。(4分)
答案:
1、(1)店里所有的鳝鱼都从小姑娘母亲那里买;
(2)在小姑娘考取大学后把她应得的工钱给了她。
2、(1)生动形象表现小姑娘失望和不甘心。(2)生动形象表现小姑娘吃惊和自尊
3、 (1)张贴广告 (2)高峰时还要请外援
4、示例:在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总是能得到大家帮助的。5、提示:围绕“勤奋刻苦、有孝心、自尊自强”等观点,联系实际,意合即可。
“你走来,他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每当这动人的歌声传到我的耳际,一件使我难以忘怀的事便(闪现 浮现)在眼前……
那是去年暑假里的一天,疾风夹着密集的雨点,让人难以抬头。我从书店出来,心里正诅咒这该死的天气,忽然听到一阵金属碰撞的声音。原来人民商场橱窗前的一辆自行车被风吹倒了,连带压倒了一大排。正在这时一位老爷爷转身把手里的伞放在一边,把倒在脚边的一辆自行车扶起来。看到这情景,我连忙上前,和老爷爷一起扶车。扶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车又大又重,有的几辆车的龙头、横挡插在一起,还有脚撑子也不牢*,刚扶正又倒了下来。
一些过路人看到了,也都投入了扶车的工作。一个 两个 他们中有老年人 青年人 也有和我一样稚气未脱的孩子 头发湿了 雨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下来 模糊了双眼 弄湿了衣衫 他们也顾不得拴一拴 一群陌生人就这样聚集在一起。
不大一会儿,三十多辆自行车又(整齐 端正)地“站”成一排。风雨似乎小了一些。当人们拿起伞,准备抽身离去的时候,其中一辆车的主人来了。他看着自己那辆刚被扶起的车,感激地对我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聚是那么匆忙,分手又是默默无言,(因为 虽然)我们并不相识,(所以 但是)一种感情驱使我们走到一起来。望着那一个个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我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消失( ) 模糊( ) 分手( )
相识( ) 密集( )
2、给第三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3、在短文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4、联系上下文或全文,分别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语句。
5、读了文章之后,请你用一句名言或几句歌词表达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消失──出现 模糊──清晰 分手──相聚 相识──陌生
密集──稀疏
2、给第三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一些过路人看到了,也都投入了扶车的工作。一个,两个……他们中有老年人、青年人,也有和我一样稚气未脱的孩子。头发湿了,雨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下来,模糊了双眼,弄湿了衣衫。他们也顾不得拴一拴,一群陌生人就这样聚集在一起。
3、在短文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浮现√ 整齐√ 虽然√ 但是√
5、读了文章之后,请你用一句名言或几句歌词表达你的感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有趣的要算金鱼吃食了。我拿了二十粒鱼饵扔进缸里。“乌龙”第一个发现鱼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游了过去,一口就吞了两粒。“绿小子”和“五花龙”也不甘示弱,冲了上去,过了几秒,它们便打了起来,这时,“小淘气”却在一旁吃起来,还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呢!
吃饱了的金鱼,有的在水草中穿来游去,像是在捉迷藏;有的在比赛吹泡泡,那一串串水泡像一串串珍珠。
瞧!还有的在水草丛中窃窃私语呢!
1.短文主要写了金鱼________和________。
2.短文中的金鱼根据特点,分别被作者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游得最快了。
3.文中有好几处比喻,我能找出其中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喜欢的动物是________,我也能用两句话写出它吃食时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吃食;玩耍
2.乌龙;绿小子;五花龙;小淘气;乌龙
3.有的在比赛吹泡泡,那一串串水泡像一串串珍珠。(答案不唯一)
4.“略”(意思对即可)
骆驼尽情欣赏着自然界的美,忘记了饥渴,也忘记了踏上寻宝古道以来的辛劳。
忽然“哗啦”一声,湖面涌起一股水柱,从里面走出一位十分标致的仙女。她笑盈盈地向来自远方的骆驼问候,还从珍宝盒里取出一串漂亮的珍珠项链奖给他。骆驼说自己已经有了驼铃,这个装饰品用不上。仙女又拿出一块雕着骆驼肖像的金牌,表彰骆驼长期以来在沙漠里驮人载货的.功劳。骆驼说他在沙漠赶路得到过大家的帮助,这块奖给个人的金牌他不能要。仙女又拿出翡翠、玛瑙、琥珀、水晶、珊瑚,还有夜光璧、金刚钻、绿宝石和猫儿眼,任他挑选。可是骆驼对这些值钱的东西都看不上眼,不是不合用,就是对大家没有多大好处,于是很有礼貌地一一谢绝了。
仙女觉得骆驼更加可爱了。她笑吟吟地问他究竟要寻什么样的宝。骆驼说,这地方实在太美了,要是有个宝能把他居住的沙漠变成这个样子就好了。仙女笑了笑:“你的愿望不会落空的。”说着,她身子一步步地往后退,刹那间不见了。
7.节选部分之前都是写的骆驼所受到的苦难,到这里却写的优美的环境和仙女的奖励,有什么作用?(4分)
8.骆驼为什么坚决地谢绝仙女的奖赏与表彰呢?(2分)
9.骆驼要寻的宝究竟是什么?表现出骆驼怎样的品质?(4分)
答案:
7.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骆驼为大家谋利益而寻宝坚定不移的高尚品格,不管处境是坏是好,都不能动摇它的思想与意志。
8.表明骆驼寻宝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念,而是一心为家乡在着想。
9.骆驼是寻能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宝。表现了骆驼坚忍不拔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我的小学生活
(1)我上小学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说起来很遥远,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有几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2)先说打架。我生性是外温内热,平常少言寡语,对看不惯的事便要说便要骂,憋急了还会动拳头一次姐姐被同学欺了,我不顾一切就去和他打架,谁赢谁输已经记不得了,甚至和我打架的同学叫什么名字也忘记了,只是后面的事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有人把我们打架的事报告给老师,和我同姓的老师把我叫去,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这还不算,他又用食指狠狠地在我头皮上锉,我头皮发胀发麻,疼得眼泪不住流了出来,可我没哭,更没有认错。
(3)再说逃学。夏天很热,太阳黄黄地晃眼,我就逃学,去稻田里掏螃蟹。那时候田里螃蟹很多,田埂边有蟹洞,只要看洞口的泥土颜色是不是新鲜就知道里面有没有螃蟹了,我钓鱼不行,掏螃蟹还是很得手的,没用多少时间,就掏了一串,怕也有十几只吧,然后就摆渡过了四叉河,走一个多小时,到泰南镇上玩,中午没饭吃,当然也不可能有零花钱,就拿一串螃蟹换两个烧饼,算是午餐。这事父母不知道,还以为我上学读书了,后来校长家访告了状,不过,父母并没有责备我,连一句话也没说,因为我念小学时的成绩一直很好。
(4)偷书看也是在小学的事。因为家贫,除了学校发的两本书,连一张纸片都没有,而我家的邻居是个地主,老太太嘴巴很啰嗦,老头比较严肃,却有一点书生气,他们的两个儿子是村里仅有的读书人,家里就有不少的古书,我在他家玩耍时看见,出于好奇,就拿(偷)了一本《列国志演义》回家看,小学的我居然也把这本书生吞活剥地啃完了,而且啃得津津有味,其实这也是我生平所看的第一本文学著作,我对文学的爱好就是从看这本书开始的。
(5)有了第一次偷书看的乐趣,后面就一发而不可收了。那时的农家孩子是不可能不干活的,我放学回家书包一丢就出门,主要是挑草沤肥什么的,所以也不可能在家里看书,晚上是早早就睡觉的,因为连煤油灯也是要节省了用的,可是对偷来的书又急不可耐地想看,便动了个坏主意我的课桌很破很旧,桌面蛀蚀不堪,我就用小刀剐了一个洞,是上课时装着听课的样子,实际上在偷偷地看书,所幸的是老师始终没有发现这个秘密,也没有哪个同学打小报告。于是我在邻居家偷了一本看完了还回去,然后再偷一本始终只拿一本,所以老先生一直没有发觉
(6)小学的生活无疑是贫苦而单纯的,但并不觉得乏味,即便穷,也过得无忧无虑,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吧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起来既好笑又有些心酸:一次父亲给人家装豆饼(做肥料),我剥了一块啃了吃,那个香啊,至今还在口舌盘旋
1.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第四段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2分)
①生吞活剥:
②津津有味:
2.本文围绕我的小学生活,选取了哪几件事来写?请加以概括。(4分)
3.第三段写到作者小时候逃学去掏螃蟹,家长为什么没有责备他?你怎样看待这件事?(2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起来既好笑又有些心酸,为什么既好笑,又有些心酸?(2分)
5.本文写到作者所看的第一本文学著作《列国志演义》引发了他的文学爱好。你还记得你读的第一本文学作品吗?书名是什么?你为什么会记得它?(3分)
6.在回忆小时候的几件事里,重点写了偷书看书这件事。今天,我们已不需要偷书看了,假如作者此时来到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2分)
参考答案:
1.①对书中的内容不十分理解。②形容十分有趣味。
2.与同学打架、逃学抓螃蟹换烧饼、偷书看书、吃豆饼
3.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他父亲母亲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连逃学的事也不加责备,不进行教育。
4.好笑:将作肥料的豆饼当食物啃了吃。心酸:小时候的生活太艰难了,想起来感到心酸。
5.(略)
6.(略)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1、本段介绍了蝉哪些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介绍蝈蝈捕蝉时,拿鹰追捕云雀相比。那么蝈蝈与鹰相比有何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蝉所以被蝈蝈所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样看待蝈蝈捕蝉这一生活细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国籍)_________ 家。
参考答案:
1、捕蝉时动作敏捷迅速、勇敢顽强
2、同点:动作勇敢凶猛 不同点:鹰是以强欺弱,而蝈蝈是不甘示弱,敢于向比自己强壮的敌人挑战
3、略
4、略
5、《绿色蝈蝈》 法布尔 法国 昆虫学家
我的小学生活
(1)我上小学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说起来很遥远,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有几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2)先说打架。我生性是外温内热,平常少言寡语,对看不惯的事便要说便要骂,憋急了还会动拳头——一次姐姐被同学欺了,我不顾一切就去和他打架,谁赢谁输已经记不得了,甚至和我打架的同学叫什么名字也忘记了,只是后面的事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有人把我们打架的事报告给老师,和我同姓的老师把我叫去,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这还不算,他又用食指狠狠地在我头皮上锉,我头皮发胀发麻,疼得眼泪不住流了出来,可我没哭,更没有认错。
(3)再说逃学。夏天很热,太阳黄黄地晃眼,我就逃学,去稻田里掏螃蟹。那时候田里螃蟹很多,田埂边有蟹洞,只要看洞口的泥土颜色是不是新鲜就知道里面有没有螃蟹了,我钓鱼不行,掏螃蟹还是很得手的,没用多少时间,就掏了一串,怕也有十几只吧,然后就摆渡过了四叉河,走一个多小时,到泰南镇上玩,中午没饭吃,当然也不可能有零花钱,就拿一串螃蟹换两个烧饼,算是午餐。这事父母不知道,还以为我上学读书了,后来校长家访告了状,不过,父母并没有责备我,连一句话也没说,因为我念小学时的成绩一直很好。
(4)偷书看也是在小学的事。因为家贫,除了学校发的两本书,连一张纸片都没有,而我家的邻居是个地主,老太太嘴巴很啰嗦,老头比较严肃,却有一点书生气,他们的两个儿子是村里仅有的读书人,家里就有不少的古书,我在他家玩耍时看见,出于好奇,就拿(偷)了一本《列国志演义》回家看,小学的我居然也把这本书生吞活剥地啃完了,而且啃得津津有味,其实这也是我生平所看的第一本文学著作,我对文学的爱好就是从看这本书开始的。
(5)有了第一次偷书看的“乐趣”,后面就一发而不可收了。那时的农家孩子是不可能不干活的,我放学回家书包一丢就出门,主要是挑草沤肥什么的,所以也不可能在家里看书,晚上是早早就睡觉的,因为连煤油灯也是要节省了用的,可是对偷来的书又急不可耐地想看,便动了个坏主意——我的课桌很破很旧,桌面蛀蚀不堪,我就用小刀剐了一个洞,是上课时装着听课的样子,实际上在偷偷地看书,所幸的是老师始终没有发现这个秘密,也没有哪个同学打小报告。于是我在邻居家偷了一本看完了还回去,然后再偷一本——始终只拿一本,所以老先生一直没有发觉……
(6)小学的生活无疑是贫苦而单纯的,但并不觉得乏味,即便穷,也过得无忧无虑,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吧——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起来既好笑又有些心酸:一次父亲给人家装豆饼(做肥料),我剥了一块啃了吃,那个香啊,至今还在口舌盘旋……
小题1: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第四段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2分)
①生吞活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围绕“我的小学”生活,选取了哪几件事来写?请加以概括。(4分)
小题3:第三段写到作者小时候逃学去掏螃蟹,家长为什么没有责备他?你怎样看待这件事?(2分)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起来既好笑又有些心酸”,为什么“既好笑”,“又有些心酸?”(2分)
小题5:本文写到作者所看的第一本文学著作《列国志演义》引发了他的文学爱好。你还记得你读的第一本文学作品吗?书名是什么?你为什么会记得它?(3分)
作品名:
记得的原因:
小题6:在回忆小时候的几件事里,重点写了“偷”书看书这件事。今天,我们已不需要“偷”书看了,假如作者此时来到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对书中的内容不十分理解。②形容十分有趣味。
小题2:与同学打架、逃学抓螃蟹换烧饼、偷书看书、吃豆饼
小题3: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他父亲母亲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连逃学的事也不加责备,不进行教育。
小题4:好笑:将作肥料的豆饼当食物啃了吃。心酸:小时候的生活太艰难了,想起来感到心酸。
小题5:(略)
小题6:(略)
小题1:试题分析:“小学的我居然也把这本书生吞活剥地啃完了,而且啃得津津有味”一句中加点的两个词语把“我”读书的情态写得生动而形象,“生吞活剥”的原意是: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在句中的意思是对书的内容不是很理解。“津津有味”形容作者读书读得很有趣味。
小题2:试题分析:“我上小学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说起来很遥远,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有几件事,至今记忆犹新”,接下来,作者就讲述了发生的几件事,第2段“先说打架”;第三段“再说逃学”;第4段“偷书看也是在小学的事”;第6段写的是吃豆饼的记忆。
小题3:试题分析:“后来校长家访告了状,不过,父母并没有责备我,连一句话也没说,因为我念小学时的成绩一直很好”。对于家长的做法,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家长太惯着孩子,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家长这样做不好。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要观点鲜明,理由充分合理。
小题4:试题分析:“小学的生活无疑是贫苦而单纯的,但并不觉得乏味,即便穷,也过得无忧无虑,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吧——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起来既好笑又有些心酸……”,好笑是因为作者接下来说的这件事很好笑:将做肥料的豆饼吃了,还吃的很香。心酸是因为“小时候生活贫苦而乏味”。
小题5:试题分析:作者因为一本文学著作《列国志演义》引发了他的文学爱好,我们读过的很多书,每一本书都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任意选择
小题6: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就“偷书”事件对作者说几句话。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只要符合语境和生活实际都可以。注意语言表述要流畅,大方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