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干将莫邪为何用活人祭剑,现在科学家可以给出分析原理吗?

干将莫邪为何用活人祭剑,现在科学家可以给出分析原理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干将莫邪为何用活人祭剑,现在科学家可以给出分析原理吗?

干将和莫邪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名剑之二,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时期的名剑,其铸造过程也是相当的曲折离奇,而铸剑师就是干将和莫邪这对夫妻,而这两柄剑也分了一雄一雌。

这里简单说一下《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干将和莫邪两柄剑的铸造过程。当初吴王收到越国进献的三柄宝剑,很是喜爱,就萌生了让自己国的剑匠铸剑的想法,而干将善于铸剑的名声早就让阖闾有所耳闻,于是阖闾将干将找来,让他铸两柄宝剑。

干将得到这个指令后,就遍寻名山、大地。终于寻到了合适的铁精和金英,然后干将寻了一个合适的天气,准备妥当之后就开始铸剑,但是干将的铸剑过程并不顺利,三个月下来,铁始终无法熔化成功,这让干将很是急躁。

这个时候,莫邪就对丈夫说:“你因为善于铸剑被大王熟知,然后让你作剑,而你现在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作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干将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莫邪又说了:“这样的神物需要人才可以,你现在铸剑,却想省掉这一步,这怎么能行呢?”

干将说:“曾经我师父欧冶子作一把名剑,金铁不熔化,所以师父和师娘都跳进了炼炉中,然后成就了一把名剑。以至于传到现在,只要是铸造名剑,剑匠就穿戴干净到山中铸剑,随时有献身的准备。难道我现在铸不成剑,也是这个原因?”

莫邪听完后说了句“这有何难?”然后转身回到屋里将自己的头发和指甲都剪掉,再出来后就到了干将的炼炉边,然后跳进了炼炉中。再然后干将就铸成了两柄剑,即干将和莫邪,一雄一雌,干将将莫邪剑献给了阖闾,而将干将剑藏了起来。

用活人祭剑并非是现在人的杜撰,这明确记载在《吴越春秋》中,那么这其中有没有道理呢?难道真的需要活人祭剑才能铸造出名剑,难道剑真的有灵,需用活人祭祀?这在现在来说是没有什么科学道理的,但在先秦以前,这还真就有一定的道理,而且这种活人祭剑很可能就真的发生过。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时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当时的人对自然万物和鬼神之类都有敬畏之心。所以祭祀成为重中之重,这也就能解释为何人们在铸造名剑的时候会用活人为祭了。

这虽然在现在看来是残忍的,但在那个年代,真让你去祭剑,也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更不用说铸剑师本身就对名剑很痴迷,如果能铸成一柄名剑,即便是付出生命也不是什么大事。

当然,活人祭剑真的能在铸剑过程中发挥作用吗?恐怕除了心理作用外并没有别的用处。那么干将三个月无法将铁熔化,莫邪跳进去之后为何就铸成了呢?这其实忽略了一点,即莫邪跳进去之后,干将还有一个操作,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这三百童男童女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呢?即提高炼炉内的温度,我们知道,只有温度达到了,铁才能熔化,这就涉及到铸铁冶炼技术。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使得铁制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上,实际上铁制品在很多地方都有发展,这反过来更是促进了冶铁技术的进步,而当时用来冶铁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冶铁鼓风炉。也就是炼炉上装有鼓风设备。

这个鼓风设备是一个中间鼓、两端紧的大皮囊,名为“橐”,橐有弹性且有把手,人通过把手就可以鼓动橐,从而将氧压进炼炉的鼓风管中,与炼炉中的木炭相结合,燃烧越旺,自然温度就越高。当然想要更高的温度,就需要更大的炼炉,然后在炼炉上安装更多的橐,橐多了,就有更多的氧气进到鼓风管中与木炭产生化学反应。

正是因为如此,冶铁技术才有了进步,而铸剑同样需要这种冶铁技术,将炼炉的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然后才能铸成名剑,而这三百童男童女的作用就是提高炼炉的温度,他们分成两组,一组鼓橐,这个炼炉上安装的橐估计不会少,另一组向炼炉中加木炭。双管齐下,只有这样,炼炉的温度才能上升不少,所以干将才能铸成名剑。

这才是干将和莫邪铸剑成功的关键所在,而所谓的活人祭剑不过是当时人们的一种心理作用,和当时人们崇尚祭祀有很大的关系,而有人认为人在燃烧过程中能提高炼炉的温度,所以才能铸剑成功,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只是利用烧铁烧红之后,然后把烧铁做成熟铁,经过反复锤打才得到剑的钢柔性,而经过反复捶打没有了上升空间,干将莫邪便想到用活人祭剑方式,而正好人体体内有微量元素,正好可以提升剑的刚柔性,从而打造出更好的剑。

因为人体内有很多的脂肪,脂肪都是很高效的助燃物。人体的铁和盐分变成很好的阻燃剂,这样锻造出来的宝剑,却是比一般的铁剑要好。

其实没有什么原理,古代有灵体之说,认为用活人祭剑的方式可以把活人的灵寄付的剑上,这样的剑会更有灵性,会更加的厉害。

不可以,因为干将和莫邪只不过是一个神话传说。并且用活人祭剑的手法非常残酷。是现在人不可以理解的一种迷信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