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要入股永辉超市?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这是腾讯布局线下终端的一个战略布局,其实也是在做O2O路线,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不知为何一度将020模式打下冰谷的商业模式,现在又热了起来,先是阿里与大润发、欧尚的合作,现在又有了腾讯与永辉的合作,永辉也算是个巨头了,中国企业500强之一,有很强的线下营销实力,强强联合在现在看来都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没有必要感到奇怪!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我看了下面仅有的两个回答,我不太赞同他们的看法。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所谓的强强结合我不认为是一个好的理由。真正的理由在于抢占市场和基础资源。什么是市场份额?什么是基础资源?
所谓市场份额,不是说某一个行业的占比,而是所有行业的占比。众所周知,马云是靠网购发家的,通过网购延伸出了支付宝,甚至将阿里旺旺改成了旺信,更是收购了微博,然后积极的投资各个行业,比如优土,比如阿里影业,比如虾米音乐。现在的阿里已经涉及各行各业,最近的事情又是新零售,又是盒马鲜生,又是线下便利店,还有菜鸟物流。追根溯源都是在抢占市场份额,让自己旗下的产品形成链条,形成自给经济体。有句话说的很棒,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全。当阿里布局完成后,阿里将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包括现在的智能音箱也是这个意思。稍后我会再做说明。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这跟腾讯和永辉没有任何关系啊。的确上述说的事情是阿里的缩影。但是阿里同样收购了联华超市的股份。是不是最大股东我也懒得去找度娘了。大家都知道,腾讯拥有庞大的基础用户,它旗下的所有产品就是因为有庞大的用户而带动起来的。近几年腾讯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期初的腾讯QQ家喻户晓,QQ音乐,腾讯视频·微信等,都是比较知名的产品。而网上流传一句黑腾讯的话,大家可能听过,那就是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起诉。因为模仿是组建一个产品的最快度方式,腾讯这么做亦有模仿阿里的意思,但最终都是为了基础用户。
我不知道各位注意到前段时间阿里公布的一个事情,那就是支付宝储备资金超过某银行的新闻。无现金支付在未来有很大的市场,而阿里和腾讯分别入股了联华和永辉,无非就是各自布局形成自给经济体。让现金流和基础用户在自己的产业内进行周转流通,当新零售普及后我们会发现,无现金社会变成现实。你的钱通过阿里和腾讯能干任何事,能买到任何东西,而这个钱的周转甚至不需要再次回流到银行里。
此外,当阿里入股联华后,在余下的超市行业中,比较出名的也就剩下永辉了。先不说阿里积极的与大润发、欧尚等超市的合作,就单独说国内超市品牌也是在整合吞并。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所谓的AI,所谓的无人超市等都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来实现的。我不知道各位看没看腾讯在成都开的那个会议,强调AI的作用。其实这些都跟未来的新模式息息相关,甚至跟马云的一些语言都息息相关。
话题再次回到智能音箱上,国外出了一款智能音箱,腾讯跟风,阿里跟风,讯飞好像也出了一款。智能音箱从最早的上千元变成现在的几百元,甚至还有下跌的趋势。起初卖的是噱头,到了后期卖的音而非箱。用过智能音箱的都知道,智能音箱里播放或者采用的内容都是其公司的自有产品内容。而拥有智能音箱的用户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该公司的用户,因为他通过音箱浏览、倾听、咨询的内容都是该公司的。
话题又绕回来说,在腾讯入股永辉之后,阿里又想入股高新零售。这事儿真假还不知道,但在未来,谁有了基础用户谁就有生意可做。我说的不是那么具体,一个草根老王。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做帮助。
互联网经济发展已到高峰,下一个风口就是所谓的新零售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线上和线下实体的结合,腾讯企业入股永辉超市也是利用永辉超市的线下资源和渠道来实现新零售模式的发展方向,有更好的核心竞争力。
永辉的发展一直默默无闻,近期它却慢慢活跃到了人们的眼前。自阿里开通盒马鲜生,这种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形式,对永辉这些以生鲜农产品为主的超市造成了很大的危机。新鲜事物的产生总是打破固态模式的有效途径。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2017年12月,腾讯入股永辉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了腾讯的支持,永辉超市开始大展拳脚,推出“高端超市+生鲜餐饮+O2O”混合模式,陆续在多个城市开出10几家店,逐步与盒马鲜生形成对立形势。
2018年1月,法国零售商家乐福(Carrefour)宣布,腾讯与永辉将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且家乐福与腾讯已达成在华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协作共赢的模式已初具端倪。
阿里联手大润发,京东到家进军沃尔玛,现在腾讯永辉和家乐福同仇敌忾,让厮杀来的更猛烈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