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浮岛价格和技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生态浮岛技术(原名浮床植物技术)是一项由三项国家发明专利组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兼顾的实用技术。其内涵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将原来只能在陆地种植的草本陆生植物种植到自然水域水面,并能取得与陆地种植相仿甚至更高的收获量与景观效果。其对污染水体的治理与修复作用主要包括植物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直接吸收利用和对有机污染物的促降作用;植物根系、浮床和基质在吸附悬浮物的同时,为微生物和其它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兼可美化水域景观。
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被列入“九五”、“十五”期间重点水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和“三江三湖”治理工程。国务院各部委和二省一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做了大量艰苦工作,实现了工业污染源及环湖宾馆、饭店的达标排放,禁磷行动取得成效,对畜禽养殖、农业面源、航运污染都实施了强化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也正在抓紧进行。通过治理,流域水污染恶化趋势初步得遏制,部分河湖水质有所好转。但太湖总体水质尚未得到明显好转,北部湖湾区富营养化还很严重;河网的水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区域河道水污染仍很严重。
在21世纪流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水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迫在眉睫。目前,太湖流域陆域外源治理初见成效并正在不断强化,水域内源治理和控制提到议事日程。研究开发既能有效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河道水污染,兼具生态修复的高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采用该技术治理水环境与生态修复的原理是:通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植物根系和浮床、基质等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与此同时,植物根系释出大量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从而加速了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随着部分水质指标的改善,尤其是溶解氧的大幅度增加,为好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通过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营养物的进一步分解,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最终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吸附积累在植物体内和根系表面的污染物搬离水体,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大幅度减少,水质得到改善,从而为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创造生态环境条件,为最终修复水生态系统提供可能。
国际上治理修复污染水域的研究与技术发展趋势: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体中污染物负荷量的基础上,采用能达到标本兼治,水体形成良性循环,使水域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生物治理方法。而利用大生物(植物和动物)治理修复污染水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主要方向。 在治理有机污染为主的河流和湖泊富营养问题上,国内外均己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在内源污染的治理方面,可供直接选用的工程技术则较少。目前国内外对河流和湖泊的内源污染治理主要采用底泥疏浚、机械捞藻、化学杀藻、生化综合除藻、人工种养水生植物、水产养殖等物理生态工程和生物调控等治理措施。但实施物理生态工程不但耗资巨大,大规模实施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20世纪70年代起,有些国家和地区研究采用在富营养化湖泊中放养凤眼莲等漂浮植物和链镛鱼等鱼类以抑制富营养化现象的产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上述技术基本上未能直接应用于较大规模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之中。主要原因如大多数适宜应用的水生植物经济价值相对较低,加上容易过度繁殖和老化死亡及因收获和处理其产品不易等等。近年,我国的一些科研工作者尝试在原位生态条件下,亦即直接在河流和富营养湖泊水体中种植挺水和沉水植物等,以治理修复其水生态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我国污染水域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90%以上是因水体中N、P含量过高引起的水污染。河湖水污染实质上是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必须以生态的理念、思路、方法来探索切实有效的河湖污染水域治理的新途径。生态浮床的总体思路是:采用浮床陆生植物作为先锋植物种植于河湖水面,通过其对湖水中P、N等营养盐的吸收利用,大幅度减少水体中的过剩营养物,以控制浮游植物的过量繁衍,使水体透明度得到大幅度提高,水质得到改善,从而为水生动植物的自然恢复、人工补种补养并保证其正常生育和繁衍营造一个良好的水环境条件,使一部分水生动植物得以自然恢复,一部分得到补充,最终使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修复。
生态浮床技术是生态技术,无环境风险和二次污染,藉陆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治理水的有机污染,较易收获,将植物体移出水体。创新的将陆生植物经培驯引入水体种植,自1991年以来,在大型水库、湖泊、河道、运河等不同水域,成功地种植了46个科的130多种陆生植物,累积面积10余公顷。其中大面积单季水稻每公顷产量在8.5吨以上,最高可达10.07吨;黑人蕉、旱伞草等花卉比在陆地种植取得了更好的群体和景观效果。利用陆生植物较强的对N、P营养盐吸收和光合作用,去除水中N、P;无须施肥,病虫害少,生物生产量高。原位生态条件下的生态治理技术。实践证明,在污染水体中种植一些耐污能力特别强,能在原位生态条件下正常生长,并轻易收获高等植物,对水体起到很好净化作用。利于不同生态条件和污染程度水体的针对性治理,采用不同品种、种植结构等,做到定性设计和基本量化指标的控制。陆生植物水上种植后,能形成较大生物量,特别是发达的根系,可吸附大量藻类等浮游生物,根系释出能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分泌物,加速污染物分解。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美化污染水体的水面景观。供试植物可供途径选择,如水生蔬菜等。若采用不同花期的花卉组合,兼有美化景观功能,即水面种花治理水污染,造价低、供试植物和浮床载体材料来源广,结构组装方便,刚柔兼备,较好抗风浪能力,载体可移动拼装。
1993年起,分别在置于塑料薄膜大棚内的人工模拟池、富营养化湖泊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利用浮床陆生植物实现上述设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其中,人工模拟池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水体中的TN、TP分别为1.2~9.1mg/L和0.11~1.23mg/L(富营养→异常营养)范围内,水面浮床覆盖率30%以上前提下,通过陆生植物一个生育周期的处理(3~4个月),对水体中的TN、TP、BOD、SS等主要水质指标的净去除率一般在70%以上,最高的达到了90%以上,最低的也超过了50%;水质则从地表水劣Ⅴ类标准,净化至Ⅲ类标准(GB3838-2002),对水华污染的抑制效果尤为显著,水体达到了清澈见底的效果(水深1.5m)。
采用浮床植物技术可直接富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因素——P、N等营养物质,并可通过收获农产品的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使水质状况得到根本性改观,从而为水生动植物群落的生存及繁衍营造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继而为水生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提供条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