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为什么感觉很多史书都有《列女传》和《后妃传》?

为什么感觉很多史书都有《列女传》和《后妃传》?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为什么感觉很多史书都有《列女传》和《后妃传》?

封建時代男尊女卑,女人是玩物,所以出现很多关于女人的古事,有学问的好事者借以为题才写成小说书供人们在茶余饭后消闲解闷。好些读本抓其一点不及其余,大部份挖空心思进行虚构杜传。

一些纪传体史书编撰者为书中那个历史时期身份尊贵的女性、才女、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女性写传记,记述他们的事迹。

但你要注意这些编撰者的思想倾向,他骨子里尊重男尊女卑,认为女人必须依附男人活着,甚至污蔑女人为祸水,将一些国家灭亡的责任推到并非执政者的女人身上。

当今社会,妇女能顶半边天!

在中国处于农业文明阶段时,由于男女身体的区别,社会主要劳动力是男性,所以逐渐形成了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但在历史舞台上,女性扮演的“女主角”绝非只是跑龙套的,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而在如浩瀚烟海般的史书中,虽说是男权社会,但有关女性的记载是必不可少。男女搭配,才是生活。不然看一群大老爷们在舞台上演戏多没意思。

于是,就配置了《后妃传》《列女传》等等女性人物记载,这样史书才算完备。

开先河的不是别人,正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关于女性的记载主要是《吕后本纪》和《外戚世家》这两部分。

《汉书》沿袭司马迁的思路,记载有《高后纪》 《外戚传》《元后传》等等。严格来说,并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体系。

到了《后汉书》终于有了统一的模式,被后面历代史书所效仿。

《皇后纪》《列女传》被添加到史书的目录。从此之后,又有《后妃传》《公主传》相继加入。

通俗地说就是记录了皇帝的老婆女儿以及一些被社会认同的杰出女性代表。

而且,自《三国志》之后,几乎所有的正史都是把《皇后传》或者是《后妃传》放到列传之首。不用想也是,皇帝的老婆嘛,一定是放C位!基本上每一部正史都有她们的身影,不足为奇,后台硬。

但是《新五代史》就是个例外,把皇帝老婆传记的这一部分是放在了《家人传》中。

相比之下,《列女传》中记录的女性关系不硬,于是在人物列传中的位置则较靠后,也是情理之中。而且只有在《后汉书》《晋书》《魏书》《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和 《清史稿》等 17 部正史中有。二十五史只参与了其中十七部。

最后,聊聊女性地位的发展过程。

随着生产力的需求,人类自女权社会转换为男权社会,其间伴随女性社会地位的下降。所以,女性在史书中的镜头少,出场率低。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由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更进一步固化了女性的社会角色,贤妻良母,贞洁烈女。于是,女性在历史舞台上的戏路变窄了,演来演去只有那么几种角色,进入史书的只有出色的若干人。如果不是因为价值观念的限制,我倒是觉得史书中不仅仅只有《后妃传》《列女传》,很有可能有更多的体裁。

现在讲究男女平等,女性地位得到彻底解放,社会地位“男女平等”,家庭地位可是“女强男弱”。有时候在想,难道历史上的男人都不怕老婆吗?

其实,中国讲男女有别,我认为非常有道理。女人能干的活,男人干不了。男人能干的活,女人干不了。所以才男女有别,社会分工。

男女平等应是人格上的平等……

是的。《汉书》开创体例,外戚传以皇后为主线(称皇后纪,地位与皇帝纪相当),因为两汉的外戚参与政治是非常显著的特征。《后汉书》则开创列女传,是为有名气的女性立传。注意这是列女,不是烈女,后期较晚的史书,列女传置入了很多烈女故事,是宋儒开创的体例,偏离了原先的意义。

安字是女人不出头,家安,国安。女人半边天,谁也不会否认这一现实,于是通过封头衔从示其贡献,既然有贡献,当然有事迹,就以书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