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在此次大暴雨事故中是否有责任,只是天灾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首先匿名是因为被冲怕了,微博账号已经被冲到冲到停用了。从行业角度分析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可以说郑州地铁责任很大。
1.管理层面 应急预案预想不足流于形式,人员安排不合理。
先说应急预案要求,根据设计之初建立的风险台账,在防洪风险点设置专人把守、巡视,同时安排专员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并每半/一个小时传达天气动态,运营中心经理24小时值班,根据各区天气不同变化程度,执行不同的防范等级。出现水漫道床的区域,根据水深情况决定是否执行拉风箱、小交路运行(水淹道床容易出现轨道电路红光带,或者牵引回流漏电等危险情况),水漫的地方多了(线路短点多了)并且天气情况没有好转趋势,就准备执行停运,与此同时各种官方号发布运营调整信息,车站开始做好客流控制,一旦停运疏散站内乘客,通知公交部门联动输送乘客,各车车厢内人员运送到站后,清空车厢,才彻底停车。目前了解到的是郑州地铁除了决策缓慢,没有根据水淹情况及时停运冒险运营外,也没有在防范风险点安排人员值守,天气变化情况也没专员跟进。并且在执行停运前也做好人员撤离的联动措施,好像就是一下一说停运就停运,停运后也没跟进各车次车厢人员状况(不知是前期水淹道床状态下的强制人工驾驶操作,多区段红光带、把列车具体数量和位置的统计信息都影响了,还是压根就没考虑到跟进各车撤离情况),进而导致人员清理不及时。
再说出入段线挡水墙的垮塌,除了外围挡水墙出入段线正常是还有设置隧道防淹门(人防门)的,除了防止洪水从洞口进入,战时也是为了实现地下封闭式防空。所以当时如果在挡水墙垮塌后,及时的关闭防淹门,也阻止洪水的快速灌入,但当时郑州地铁好像都没想到防淹门这一装置,静静地等着洪水灌入,从下午的五六点,一直到结束。是他们忘记了防淹门的存在在,还是洞口压根就没防淹门,只设置了挡水墙一层防护?
2.一线层面 信息通报混乱,人员配合不畅。根据逃生乘客和家属的自述,有三种情况①是家属找上门求救了,现场车站人员却说可该说车厢已经撤离;②在疏散初期司机都安排人走到了端墙门,发现门打不开,车站还在向领导申请开门,结果全部撤回;③撤离到一半发现隧道水太大折回车厢。不确定这几种情况是不是在同一个站、同一区间、同一列车厢,但首先说下正常操作流程,车站在听到司机撤离指令后就在端墙安排人员接应,无需汇报申请,直接跟司机确认就是列车清空情况,然后与调度确认被困车编号、数量,确认撤离的车次号和司机,但就是在这的信息和程序混乱,导致出现撤离时折返人群被忽略,司机好像没有进一步汇报情况,站长也没确认跟司机确认人员撤离情况,调度也没跟司机确认撤离情况,就这样让滞留人员从六点多等困到八点多,中间基本没有进一步的救援措施。调度、车站、司机的三方者沟通、确认不畅,导致滞留情况被忽略。
无论是中央指挥层,还是现场一线指挥层,好像都没对被困车数量进行统计、核实,不知是预案的纰漏,还是人员执行层面的纰漏。如果是执行层面的疏忽,那一线要各种突发情况,信息接收也没中央层级齐全,出现信息疏漏情况还可以理解,但中央指挥层作为综合信息处理载体,对信息处理上出现纰漏,就属失职行为。
作为专业的人员,天灾、水大、千年一遇不是推卸责任的借口,地震爆炸这种无征兆、突发式灾害还可以理解,洪涝这种有预测、渐进式灾害,地铁作为半军事化管理单位还出现因为防范不及时造成的人员伤亡那就是属于失职。
按照现在公布的信息的话,郑州地铁有责任,但并不是像网络上部分人以为的那样责任那么大(不要事后诸葛亮马后炮,有些人认为的责任可以说放在当时没有人能考虑出来),或者部分人认为的没有责任(虽然郑州做的很好德国那点雨量罹难了100多人,郑州雨水是他10倍,罹难51人,但该反思还是要反思,只有反思才能进步)。
而且此时此刻也不是追责的时候,新乡还在受灾,雨云还在向北移动,河北山西的朋友也要注意。回到郑州地铁我认为责任主要在两点:
1、挡水板只要求设置了1层且挡水板无人员或机器看看管。2、调度中心没有监管到所有线路没有和司机形成有效沟通。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常识这是地铁口
红线指的平台的作用就是防水,地铁雨天运行雨水大部分是挡在外面小部分才是排出去。正常来说人行道是高于道路15cm-20cm,台阶高于人行道70cm-80cm,整体平台高于道路85cm-100cm也就是说积水在1米以下对于地铁毫无影响,积水1.1对于地铁的影响非常小,因为郑州地铁在前几天就准备了大量的沙袋挡水板等挡水。但是郑州地铁想不到郑州遇到的是这样的特大暴雨。
接下来整理出来相关的官方报道以及幸存者口述,事件前因后果如下:
7月20日
9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按气象局数据当时郑州的下雨量为每小时10mm左右,这个大小对于山区存在泥石流等危险,但对于城市除了步行不变外,就是批雨披骑个自行车就能出行,所以不要问为什么地铁没有暂停运行,还没有因为红色警报就全线暂停的经验。
直至下午开始缓慢加大,3点钟左右部分企业为了安全(此时想的安全是雨大了,不走楼上滑再摔倒比较危险,可不是生命安全)提前下班,地铁开始大量接收人员运行,其中3点-4点部分地铁口进水为此关停了部分地铁口(正如前文所说这些口通过关停可以加高沙袋,挡水保障地铁运行。)
4点-5点雨势快速增大,更多企业下班,更多人涌入地铁想要回家(不要批判人们为什么想回家而不躲灾,我们事后知道是灾害,但是彼时彼刻的人会以为只是雨大了,打车太贵而且打不到,自行车骑起来不方便,公交车容易满,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还要回家吃饭所以想要通过地铁快速回家。)
此时的郑州地铁由于雨势增大为安全起见关停了一号线河南工业大学站-市民中心站的线路,二号线关停了贾河站到东风路站的线路。
图中黑色框线内,即1号线到西流湖就开始反方向运行,2号线到关虎屯反方向运行。
接近5点时发生了意外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停车场由于这将近一个小时的大雨积累冲毁了停车场于线路之间的挡水墙,停车场内雨水倒灌进入地铁隧道。
图中画圆的地方为沙口路站,由于沙口路高海滩寺低,故积水由沙口路向海滩寺以及之后的人民医院站流去。(这就是第1、2个失职,停车场只设置一层挡水板且无人看顾是除了天灾外最大的原因,郑州作为一个干燥城市承平已久没有经验可以理解但是造成了人命的后果,所以这里承担责任是应该的)
5点多这辆500人的列车行至人民医院,发现部分积水从前往后流,且该站点不能疏散,列车长当时应该通知了相关调度人员(调度人员得知消息应该已经要求5号线停运了,来自相关视频 https:// b23.tv/kYmw8E
视频中是60mm的,下个小时4-5是200翻了3倍多,可以说下个小时的情况是一分一变
希望那些给地铁公司洗白的人在亲历者、罹难者家属面前说去。不要在问题和回答下面劝那些对地铁公司抱有质疑态度的人摒弃观念。
我支持对地铁公司的质疑,追究地铁公司责任,也就能督促郑州地铁给逝者一个交代。同时,也间接性的督促了中国地铁关于安全问题的进步、调整和斧正。
讨论郑州地铁问题,就因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断提起他,终能引起他人对地铁公司的追责问责机制的重视、同时给12名乘坐地铁的罹难者和罹难者家属一个交代。
即使是从利己角度来考虑,鼓励他人对于地铁公司责任的讨论也是有利于中国地铁安全规范的升级和对所谓“百年一遇天灾”的防范,同时真正做到尊重中国公民,尊重我们每个人的生命。
百年一遇的灾难指的是年内发生率1%,而不是不可能发生。上帝每天都在对你掷骰子,我们必须对生命敬畏,掷到你,那就什么都没了。
对生命负责。尊重逝者。不要试图堵住别人的嘴,更不要试图用各种无意义的内容洗地。
分割线———————————————
为什么我说追究地铁公司责任,给12个生命一个交代的时候,总是有人告诉我说“洪水多大,抵抗多难”?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二者有什么关系。洪水大就不能给逝去的生命一个交代了吗?抵抗难就不能吸取教训,让中国地铁安全进步哪怕一小步不都是最好的吗?
没有共情能力真的是很令人厌恶的一件事。
就目前幸存者的描述来看,郑州地铁有很大责任。郑州地铁方面必须尽快出一份完整的事件经过还原。
责任两个部分,一个是灾难预警和防护,包括档水板的隐患,和没有及时停运的问题。另一个是组织救援不利的问题,甚至可能是耽误救援、没救援的问题。
关于列车被困后的经过我根据对幸存者采访报道大概整理了一下:
总结起来:
地铁指挥方面并没有积极调动力量营救,也没有能够及时联系救援队。
地铁逃生通道存在设计缺陷,严重影响了逃生速度。
关于司机,我觉得应当尽量对他个人宽容一些,他在事故初期还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一次疏散自救也在队尾殿后。即使最后他确实没有在车厢里,也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主要来源:
大家发现没,这两年下级运行部门越来越不敢承担责任了。很多地方的基层部门都是没有命令就干脆什么都不干,也不接受采访。
最近一直在抵抗“烟花”,好歹今天基本上算是过去了。
7月25日,台风于12时30分登陆普陀沿海地区,当时感觉外面的风开始慢慢变大了。
杭州地铁当天发布了一则通告:
9号线临平发出,16号线临安发出,都会涉及到地上线路。
7月26日10点,台风在嘉兴平湖再次登陆,杭州地铁在7月25日晚上8点多又发布一条通告,26日停运。
台风过去之后,又立即通知恢复运行:
当时浙江省长发表讲话
虽说郑州这次是极端自然灾害,可能当时有99.99%的人只不过觉得是下了一场大暴雨。
但没有及时停运地铁,还在强调停运需要层层审批,郑州地铁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呀!
一种论调是 100%天灾,
一种论调是 有一部分人的原因.
一种论调是, 主要是人的原因.
一种论调是, 全部是人的原因.
以上四种论调, 在这个事情上, 息事宁人的希望是第一种情况, 就是100%天灾,
可是实际上, 雨大, 能承担所有问题么?
所以, 我倾向于 第二种情况, 有一部分人的原因, 但是这部分原因, 要溯源, 要追责,
既不能夸大, 也不能包庇.
我就想问一个问, 从下大暴雨 到 水漫地铁站 并到了 危险警戒位 。这个过程是多久。
这个过程想必 不是 1分钟,2分钟就能 快速 达到的吧。因为本身地铁站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坑,其结构本身就要防汛的设计。而地铁一般每个站之间的行驶时间也就几分钟。
所以在这个有准备时间的过程中, 让地铁不要启动,停在原站,这么个事情都不能做到?
有人说 这很难,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地铁网。
我想问,你遇到过某个地铁因为突发事故紧急停下的情况吗,比如有人被门卡主脚了。
所以在我看来,这不算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死的人数还不及该城市每天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所以地铁方没有责任,
另外因为郑州人暴雨中互助互爱,所以地铁方没有责任,
还有,消防员不顾自身安危救人成功,所以地铁方不可能有责任,
最后,郑州这场雨x年一遇,一小时200mm,相当于300个西湖,比德国的雨大多了,所以地铁方没有责任,
PS,我认为有责任的是把地铁里水淹到胸口的视频发出来的网友和抖音快手等平台,建议有关部闷尽快查下是否被打钱了。
最后说一句正经问题,战时来临,地铁的空间和隧道,能不能担得起防空洞的责任?假如有空袭,人们钻进去是不是自投坟墓?
转官方报道吧。
客观天灾确实大到了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但具体到工作中,确实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纰漏。
不用讨论的那么复杂,也不用上纲上线,要知道,不管是官员还是个人,都是普通人,而不是机器,不能太过苛责但也不能放松警惕。这样的事情后,是需要调查和问责的,注意问责不一定非要有责,只要在该做到的地方尽责就行,若不尽责,该处罚就处罚,该追责就追责。人类社会的管理制度本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
郑州这样的暴雨会不会再发生?肯定的,但什么时候在哪再次发生,谁都不知道,我们只能去制定相关的预案,在能力范围内平衡成本的投入。希望下次再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伤亡的人会少一些,损失会小一些。
另外,这件事我觉得是值得整个社会去反思的,用血的代价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安全课。
1.不是人祸,是天灾…
2.地铁有责,逃不开的管理责任…
3.地铁管理并不是导致死亡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4.此次事故最大的问题是区间降雨到达一定的规模下,监测手段有,监测能力有,灾害预警能力也有,但预警能力没有转换为地铁的实际疏散内容……
一小时下了15个西湖…是天灾…
首先15个西湖没全灌地铁里,其次这15个西湖也是一个小时才下出来,是下到郑州的道路上…不是对着地铁口往里下…
地铁几分钟一站?一个小时一趟地铁能跑多少个站?地铁站边上都及腰深的水了,地铁还在往下一个站跑,地铁管理层对郑州排涝能力这么有信心的么?
洗啥都别洗什么短时强降水…
郑州内涝严重,这是下15个西湖的问题,地铁快被灌了还在跑,这是地铁的问题
要是人疏散了,涵洞淹了,说淹掉的原因是因为防洪措施被冲垮了,那这是天灾…
如果防洪措施都快冲垮了,地铁还在运行,运行的车和人都一起淹了,这叫无法推脱的责任……
下面没权力停车,那就揪上面的人问…
平时抓权不松懈,遇事问责自然也得全权揽锅…
地铁方缺乏灾害时应急疏散能力…
简单的大白话说,就是发现不对劲的时候赶紧通知大家安全跑路的能力…
如果觉得这个能力是小问题,请参考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做企业管理的都懂…
ps:
应急疏散不是表演,是事件爆发后怎么把随机分布的人员轨迹安全有序的导向另一个区域预防最坏情况发生的自救活动…
最后几节车厢的人为什么没有往前面车厢行进,这点我很疑惑…(车辆起先水淹的时候,尾厢水及腰了头厢才刚过轮)
五千年一遇,哪有什么责任,这还是人家回家的希望呢
我看到一些郑州地铁在暴雨过程中的事故描述是:挡水墙倒塌。假如这个描述属实的话,郑州地铁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就存在质量问题。
我们承认这次郑州暴雨多年罕见,但对于地铁直线和停车场之间的挡水墙来说,设计要求大水只能漫过挡水墙,而不能倒塌。
如果大水漫过挡水墙,漫过的水是缓慢增长的。而如果挡水墙倒塌,则是大量冲击水流灌入地铁,对于地铁的影响是不同的。
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天灾。以下是我看过的远方青木的一篇文章对此有过回答。
很多人为此还特地出来解释过,但描述过于学术化,我觉得,需要更详细的解释。
很巧的是,就在几天前,2021年7月16日,德国刚被千年一遇的大暴雨给淹了。
至少133名德国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另有1300余人至今下落不明。
这么可怕的灾难,雨水到底有多大呢?
灾难最严重的德国科隆地区,24小时降雨量达到了154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达到了23毫米,超历史最高记录。
2021年7月20日,中国郑州被特大暴雨袭击了,雨量之大令人目瞪口呆。
郑州市的24小时降雨量达到了610.5毫米,最严重的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到了201.9毫米,这个数据成为了迄今为止,人类设立在陆地上气象观测站测出的单小时最大雨量记录。
这个数据被汇报到中央气象台时,连见多识广的中央气象台工作人员都怀疑自己看错了,因为这数据实在太离谱了,反复核实确认后,才把这个数据给发布了出来。
一小时之内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小时之内把150个西湖直接倾倒到郑州市上空。
德国那边,最大的单小时降雨量才23毫米,降雨强度差了10倍。
再强的排水系统,也扛不住这种强度的特特特大暴雨。
我举个例子,你家的浴缸,如果一直用花洒喷水,排水管可以排出所有的水,根本不会有积水。
但如果你在1分钟之内把整个浴缸的水都给灌进去了,那么排水管需要至少5~8分钟才能把整个浴缸的水给排空。
很多时候你洗完澡了,光等排水都要等很久。
为什么不弄一个可以瞬间排光整个浴缸积水的大水管?
因为用途不大,成本太高,没必要花这个钱。
城市建设其实也是一样,而且情况更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