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阑尾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阑尾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常见、最常用的急症手术,主要适用于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操作比较简单,但由于阑尾位置和病理改变存在差异,使得手术难度相差较大。手术类型包括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其中以后者应用较为广泛,术后患者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阑尾切除术包括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体介绍如下:

1.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属于经典的阑尾炎手术,相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而言,手术费用比较低,但手术切口相对较大,患者恢复较慢。

2.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包括单孔及二孔法阑尾切除术和三孔及四孔法阑尾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阑尾炎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应广泛应用于阑尾炎的治疗,但手术费用相对较贵。

若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应在确诊后尽快实施,一般建议72小时内完成手术,以防止病情进展。若伴随其它病症,一般在纠正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限制脓肿,待炎症消退,炎性肿块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阑尾切除术的费用与医院、地区、病变程度、术式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正规医院大概手术费用为2000~10000元,具体费用以医院给出价格为准。阑尾切除术的手术费及相关检查和药费可以按医保报销,具体报销比例以当地医院为准。

阑尾切除术属于常见的外科手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比较小,术中若严格无菌、熟练规范操作,一般不会出现风险。若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在术前未能纠正,则术中可能会出现大出血,严重时还可出现休克表现,应严格止血,最好采用电凝止血,必要时抗休克治疗。另外,如果阑尾病理程度较复杂,也存在腹腔出血、损伤脏器、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瘘等危险。

1.出血:主要是阑尾系膜的结扎不牢引起系膜血管出血,也可能是作切口时误伤在腹横肌、腹直肌、腹膜等之间并行的腹壁下动静脉发生出血。一旦发现需要迅速用纱布垫压迫止血,使用吸引器吸尽切口内积血,找准出血点后使用钳夹止血。

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也是造成切口不愈合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是术前患者皮肤清洁不彻底或手术时间过长后器械消毒不完全、对患者切口冲洗力度不当等引起,多见于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者。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充分冲洗切口,彻底止血。一旦发生感染,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并放置引流,同时加抗生素治疗。

3.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或者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应行B超、钡剂灌肠透视检查等帮助诊断,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4.粪瘘:此并发症少见,一般是术中盲肠损伤未被发现或没有处理好、术后残端扎线脱落等原因引起。一般经非手术治疗,多在4~8周内粪瘘可闭合自愈。若超过3个月未愈,可进行内口修补和瘘管切除。

5.腹腔脓肿:一般见于阑尾穿孔患者,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伴有腹痛、腹胀、腹肌紧张等表现,一经确诊,需要做好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等处理。

6.损伤肠管和其他脏器:多发于术中使用镊子或止血钳将腹膜提起时误伤肠管,或强力牵拉盲肠显露阑尾时将盲肠浆肌层撕裂等所致,一旦发现,需根据情况进行修补术。误伤输尿管、髂血管、输卵管等比较少见,术者术中操作仔细,分清楚解剖结构,一般可以避免上述并发症发生。

阑尾炎手术属于小手术,通常不会有严重的后遗症。但是如果患者术后未早期下床活动,可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多发生于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者,可能也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操作等多种原因有关,病情较重者须手术治疗。

1.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穿孔性阑尾炎行引流治疗3个月后无明显效果者。

3.阑尾其他病变,如黏液囊肿、类癌或肿瘤。

1.腹腔广泛黏连者。

2.急性阑尾炎形成炎性肿块者,应先经非手术治疗控制炎症。

3.严重心肺脑肝肾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

4.有腹部疝或横膈疝或弥漫性腹膜炎伴肠梗阻以及盆腔和腹腔巨大肿块者,不能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患者和家属需要准备的事项如下:

1.家属应了解阑尾切除术的必要性、手术原理及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及时准备住院必需品,以及陪伴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

2.患者术前应配合护士做好皮肤准备,清洗和消毒腹部、脐周及腰骶部皮肤。

3.遵医嘱应用广谱抗生素,练习科学咳嗽和床上大小便。

4.医生会详细同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以及麻醉前需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1.实验室检查:完善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细胞了解炎症的轻重,以及是否存在血液病、感染性疾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另外,还需要做凝血四项检查以及肝肾功能等,了解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等情况,排除手术禁忌症。

2.影像学检查:主要进行超声、CT以及立位腹部平片检查,明确病情进展,更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阑尾切除术前一般需要禁食水。为避免术中或术后出现不适,建议术前保持空腹6小时以上,具体时间以医生嘱托为准。

一、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

1.患者保持平卧位,消毒皮肤后铺巾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部麻醉。

2.取传统的右下腹麦氏切口或横切口、低位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

3.分开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腱膜后暴露腹膜并打开腹膜,开腹后用拉钩牵起切口中间部位,用手指伸入腹腔准确找出阑尾。如果患者阑尾不容易显露,应该沿着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就能找到阑尾。

4.找到阑尾确定病变后尽量将其置于切口中部或提到切口外,先提起阑尾远端,显露系膜根部,在根部进行钳夹、切断和缝扎阑尾动脉,使得阑尾根部全部游离。

5.在距离阑尾根部0.5~1.0cm处的盲肠壁上进行荷包缝合,然后轻轻钳夹阑尾根部后松开进行结扎。

6.残端断面消毒后用荷包缝合将残端埋入盲肠,然后清拭腹盆腔的积液或者脓液,常规缝合各层切口即可。

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患者保持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进行气管插管全麻。

2.在腹部肚脐上1cm处将气腹针刺入腹部,待气腹针头游离腹腔后,启动气腹机,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形成人工气腹。

3.穿刺置入10mm穿刺器,放入腹腔镜,首先确认无肠管或网膜损伤后,分别于右下腹和左下穿刺10mm和5mm穿刺器作为操作孔。

4.找到阑尾根部后将阑尾用左手抓钳提起,阑尾系膜表层用右手分离钳打开,然后认真将阑尾动脉找出并进行分离,在靠近自己的一端予以血管夹夹闭后切断,进一步分离阑尾系膜。

5.在阑尾根部用套扎器进行双重套扎,在距结扎线0.5cm处切段阑尾,腹腔内塞入取物袋,将阑尾放入取物袋,检查腹腔内无出血,吸引器吸干净腹腔内液体后取出取物袋。

6.排空腹腔气体后减压,撤除穿刺套管,缝合切口,覆盖无菌纱布即可。

阑尾炎切除术手术方式不同,选择的麻醉方式不同。如果是开腹阑尾切除术,一般选择硬膜外麻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一般选择全麻,小儿进行阑尾切除术也会选择全麻。由于麻醉效果,患者术中不会感觉到疼痛。

阑尾切除术用时约为40分钟,手术时长和患者年龄、病变程度、并发症等有关,因此具体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以实际情况为准。

阑尾切除术如果采取局部麻醉,患者术中基本上处于清醒状态。如果采取腰椎麻醉、硬脊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术后10~30分钟患者开始苏醒,1个小时左右基本完全清醒。术后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心电监护,观察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红肿情况,查看引流管是否发生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1.术后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局部摩擦和潮热,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汗液污染切口。

2.气管插管麻醉后如出现咽喉部不适,可以进行雾化吸入缓解不适,口唇可以涂唇油,防止干裂。

3.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规律作息。

阑尾切除术后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麻醉药效消退后,伤口会有轻微疼痛及淤肿情形,严重患者可适当服用止痛药物。如有腹腔出血情况,可给予止血药。

阑尾切除术后需要禁食水,一般禁食水6~12小时,12小时后可进食米汤、面汤等温凉流质饮食,量可以由少到多。待肛门排气候再给予面条、汤米粉等半流质食物,并逐渐转变为正常饮食。饮食以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以及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以免加重腹胀。另外,建议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手术切口恢复。如果是阑尾穿孔或坏疽者,应禁食水,给予静脉补液,待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给予半流食,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

阑尾切除术若选择在腹腔镜下进行,术后无并发症者通常3天左右即可出院,如果是传统开腹手术,可能要7天左右才可以出院。若术中出现相关并发症,则可能需要住院对症处理并观察,延长住院时间,最晚术后2周左右出院。

阑尾切除术后多久恢复,主要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类型而定。如果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没有并发症,患者恢复较快,一般2~3天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完全恢复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如果是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逐渐恢复,完全恢复需要3~6个月。

阑尾切除术后建议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轻症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可以在床上活动,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地活动,且应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一周内要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增加腹压的活动,以免造成切口疝。3个月内也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过量活动,待3~6个月后患者完全恢复,可以恢复正常的运动锻炼。

阑尾炎手术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可无需复查,如不能明确是否恢复良好,可以半个月或一个月后复诊,3~6个月时再复诊一次看是否完全恢复。如患者出现切口疼痛、红肿等情况,需要及时复诊,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情况,并进行对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