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壳枪的威力到底怎么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驳壳枪要分型号和口径的。
原厂生产的毛瑟手枪,多7.63毫米,但属半自动手枪,10发装,上装子弹。国内很多时候没这种子弹,就用7.62手枪子弹代替:
1931年才改进出快慢机的速射型,就是俗称的20响盒子炮,也就是1932冲锋手枪,采取插入式弹匣:
同样,中国生产的仿造型还有9毫米,11.43毫米等其他口径。
所以普通方式的毛瑟手枪射程只有50米,是一种正常的手枪,没什么特别的。而采加木盒抵肩射击方式,射程可达150米,勉强能够当冲锋枪用。国军士兵训练图:
至于这种仿造品,质量很受怀疑:
由于原厂记录丢失,目前已经无法估计毛瑟各种手枪生产记录,包括正式授权生产的应该超过100万支也包括中国仿造品,但仅中国地区应用总数就近50万。解放后开始正规化军队建设,毛瑟手枪退出军用,但依旧在警察等体系使用,90年代才淘汰。另类的毛瑟使用
这是一战时期的奥匈帝国侦察机,考虑到当时的飞机速度,十联装驳壳枪有100发的作战子弹储备。毛瑟在德国和欧洲并不被重视,原因无非:价格偏高,手枪当时卖25美元确实很贵。作为手枪,体积太大,不适宜携带。作为冲锋枪,威力又略微不足。最重要是枪口跳动影响精度。
上图的德军士兵使用的速射型。所以,中国人巧妙解决了问题:
一支驳壳枪以倾斜角射击,将枪口上下跳动转为横扫。一支驳壳枪去掉准星,避免被勾住衣服等,利于快速拔出射击,基本解决了不便携带的问题。驳壳枪盛行中国,原因很苦涩1919~1929年,西方国家对华武器禁运,步枪机枪大炮都被禁止出售,国内军阀混战只能进口手枪,则威力更大的毛瑟手枪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当时各军阀大量使用手枪队,甚至最高编制到了手枪旅。
守备四行仓库中的中国士兵:
西北军手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