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吐奶厉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新生儿吐奶厉害
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由于生理原因才容易导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
这里,我们将向你详细介绍有关导致婴儿吐奶的具体原因,吐奶时我们可以做哪些护理,以及有哪些办法可以预防孩子吐奶。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
上海仁爱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介绍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
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们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
孩子吐奶后,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孩子吐奶,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但孩子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我们多加留意的。
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可以等到第二天去看医生的情况:在夜间或公休日宝宝吐奶,如果只是出现以下情况,我们是可以等到第二天再去看医生的。
*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发烧但温度不高、精神状态良好
*呕吐、腹泻次数不多、能够吃奶
*小便量减少但还是会小便的
需要马上送医院的情况:
*发高烧、精神恍惚
*样子发呆、呼唤没有反应
*发生痉挛
*肚子疼痛、总是哼哼唧唧的
*每间隔10-30分钟就大哭一次、大便是深红色的血便
*粪便呈白色或者是大量的血便
*每次吃奶后都会喷水似的吐奶
*因头部受到撞击而引起的呕吐
*呕吐不是由进食引起的
*持续呕吐、没有小便
2城市婴幼儿四成过敏吐奶腹泻或是信号
湿疹是过敏的主要症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研究员蒋竞雄在会上指出,婴幼儿过敏主要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是特应性皮炎(又称湿疹)。此外,还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吐奶、腹泻、便秘等,但由于症状不明显,家长很难会想到是过敏。
婴儿期发生过敏的宝宝可能会随着年龄增大,有一部分自然缓解;然而如出现湿疹、腹泻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大,将来可能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的风险大大增加;且引起过敏的过敏原种类也可能从一种增加到多种,必须引起重视。
剖宫产和不当喂养增加过敏风险
父母有过敏史是与婴幼儿过敏发生关联性最强的危险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双方均无过敏史,婴幼儿发生过敏的比例为37%;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婴幼儿发生过敏的比例会升高至65%。
此外,剖宫产出生的婴幼儿中有44%出现过敏性疾病症状,剖宫产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联强度相对于自然分娩为其1.3倍;出生3天内添加过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联强度相对出生3天内未添加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婴幼儿为其1.4倍;母亲在孕期吸烟、或吸二手烟,以及孕期使用抗生素或镇痛药、常使用消毒剂或杀虫剂等,都会增加婴幼儿发生过敏的风险。
母乳喂养有效预防过敏发生
预防婴幼儿过敏的发生,准妈妈要在孕前及孕期当中避免过敏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
自然分娩也是有效方式:胎儿的肠道是无菌的环境,婴儿出生后,如果让益生菌今早在宝宝肠道中定植,将对预防过敏起到重要的作用。
自然分娩时,宫缩发生会使宝宝有吞咽作用,这是益生菌在宝宝肠道定植的第一步;婴儿通过母亲产道娩出时,宝宝口鼻会接触母亲产道的益生菌,这是预防过敏的第二步。
在婴儿出生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吮吸母亲乳头,宝宝将在吮吸乳汁同时吃进细菌,有利于尽早营造倡导的健康环境,预防过敏发生。
专家建议,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应尽量避免添加辅食、完全母乳喂养;如经医生评定母乳不足时,应遵医嘱,选择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代替。
在婴儿出生6个月后,则要按时添加辅食,首先添加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强化铁米粉,之后逐渐添加蔬菜、水果、肉类、蛋黄、鱼虾、蛋白等食物。如父母都有过敏的食物,最好在婴儿期后再尝试给宝宝添加。
据了解,该项目是在我国首次全面、深入开展的关于婴幼儿过敏症状及风险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亟待引起行业相关工作者及公众的重视,做到全面了解,早起预防、早期干预,控制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及其合并症的发生。
3宝宝频繁吐奶警惕疾病缠身
吐奶在婴儿期很常见,主要是与婴儿的胃呈水平横位、贲门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等生理特点有关。随着月龄增长,胃逐渐变垂直,贲门括约肌收缩力增强,吐奶次数就会逐渐减少。
吐奶虽然是绝大多数宝宝在成长中必经之路,但频繁地吐奶也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是正常吐奶?
当宝宝吐奶后,要留心观察宝宝的呕吐物、精神状态和体重增长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宝宝病理性吐奶的蛛丝马迹。
正常生理性的呕吐,其呕吐物为白色奶汁,常在孩子进食较饱后溢出,吐奶的量通常也较少;如果呕吐出现黄绿色胆汁样物、粪便样物或带血,以及呕吐时伴有腹胀、大便少或无大便,呕吐呈喷射状且频繁,这常常是疾病的表现。
此外,父母还要留意观察孩子吐奶后的表现。孩子虽然吐了奶,但精神反应较好,体重增长也正常,父母通常不用太担心。如果孩子持续频繁地呕吐,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体重也不增加,则应引起警惕。
宝宝频繁吐奶可能预示哪些疾病?
1.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新生儿因为羊水咽下过多,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常在婴儿出生后1~2天内发生,可自行缓解消失。
2.幽门痉挛
在婴儿出生后1周内开始间隙性呕吐,亦可呈喷射状。
3.新生儿的食道闭锁
新生儿食道闭锁是胎儿发育时,食道及气管分裂异常所造成的先天性缺陷。
此病表现为婴儿喂完奶,没多久就会吐出来,而且嗓子眼里还伴有“呼噜呼噜”的声音。
4.肠闭锁疾病
出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5.先天性幽门狭窄症
宝宝发生喷射性吐奶,且出生后第1~2周较不明显,出生2周后才渐渐严重,吐奶量较多,并伴有奶块(但不伴有胆汁),体重不增加甚至减轻,则宝宝可能患有先天性幽门狭窄。
6.肠梗阻
在呕吐物中,如果含有黄绿色胆汁,则宝宝可能是发生了肠梗阻。
7.肠胃出血
在呕吐物中,如果含有血丝或咖啡色样物,则宝宝可能是发生了食道、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8.脑部疾病
如果宝宝发生剧烈的喷射性呕吐,则提示宝宝可能患有脑部疾病引起颅内高压,这时宝宝的前囟会显得突起。
9.胃食管返流
胃食管返流引起的吐奶比较严重,近似于呕吐,胃食管返流主要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和贲门张力不够,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比如咳嗽、呼吸费力等。
10.细菌感染
流行性腹泻、肝炎、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
4巧治宝宝吐奶的四个窍门
改善宝宝吐奶的方法
1.拍嗝
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让气体排出来。只要减小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减轻吐奶、溢奶情况。
2.体位疗法
如果拍嗝有困难,那么就将宝宝直立抱起,让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3.饮食疗法
增加喂奶次数,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做到少量多餐。
喂奶后适当多抱一会儿宝宝,不要急于将他平放在婴儿床上,这样有助于减轻返流。不过,调得太稠的奶容易造成肠胃阻塞或腹泻哦。
4.药物治疗
如果吐奶、溢奶严重,请医生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来改善。
不过,药物治疗是放在最后考虑的。
小贴士
当宝宝吐奶,并伴有发烧、咳嗽,或腹泻、腹痛时,应考虑宝宝患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感冒、肺炎、肠炎等疾病。
感冒时,由于咳嗽的缘故,宝宝也常常出现呕吐症状。
此时喂食应特别小心,因为感冒咳嗽会使呼吸频率加快,导致吐奶、溢奶,所以要注意呼吸和喂奶吞咽时的协调,尽量“少量多餐”。
5宝宝溢奶和吐奶不是一回事
注意!溢奶跟吐奶不是一回事
要想正确对待和处理宝宝的吐奶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吐奶是怎么回事,而分清溢奶和吐奶是最先需要弄清的事情。但凡是有带娃经历的妈妈,都会把宝宝吐奶这件事情看得很淡,也会告知新手妈妈吐奶是正常的无须担心。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绝大多数宝宝的吐奶现象时正常的,这种吐奶更合理的名称应该是“溢奶”。
溢奶是指给婴儿喂奶后,无压力、无喷射性地从口边溢出或吐出少许奶汁,面色无改变,且吐后不啼哭,主要跟婴幼儿胃的生理特点有关,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食道末端的括约肌发育还不成熟,如果遇上喂养不当,如喂食量过度、喂养姿势不当、喂奶后过早翻动、逗乐等就会产生溢奶。
吐奶则是指喂奶后发生的一种较强烈的呕吐,宝宝可能会出现伸脖子或者张口等痛苦难受的表情,胃中食物被强有力地排出,有时是喷射性的,量较多,多因新生儿食管、胃、幽门等消化道不通畅,或者功能障碍(如贲门失弛缓、幽门痉挛等)所致,但也不全是病理性原因所致。
宝宝溢奶或轻度吐奶无需担心
当宝宝吐奶的时候,大多数的妈妈都会很心疼,主要心疼宝宝的健康状况,还有一点心疼自己辛苦产出的乳汁。
一般来说,宝宝溢奶真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除了增加了清洗衣物的麻烦之外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坏处,宝宝溢奶的量也不会很多,大多数的乳汁其实还是被宝宝吃进去了的。
相比于溢奶,宝宝吐奶会让妈妈看起来更心疼,经常会有妈妈形容为“大口大口吐奶”或“像喷泉一样吐奶”。
如果宝宝不是每天大量吐奶,只是偶发性的,那么大多数也属于生理性吐奶,原因跟溢奶一样跟胃的生理特点有关,当胃收缩时就可能会像气枪一样把一部分奶射到了食道。
纠正宝宝溢奶或吐奶务必做到三点
如果你的宝宝经常溢奶,就要注意纠正自己的喂养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溢奶。
首先,不要一次喂得太多或太快,按照合理的量来喂食,不要让宝宝多吃,注意选择流量合适的奶嘴。
其次,喂奶时应抬高宝宝的头部及上身,喂完奶后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脸靠在母亲的肩膀上,轻轻地抚拍后背,直到孩子打出奶嗝,再将孩子轻轻放下第三,宝宝喝完奶后不要马上逗弄、不要换尿布、洗澡等。
宝宝吐奶5种情况需要看医生
虽然大多数的宝宝溢奶或吐奶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多担心,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吐奶可能是身体存在其他问题或是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需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下面5种情况需要注意:
1.宝宝体重明显下降,或是长期体重不增加。
2.吐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经常是喷射性吐奶。
3.吐出来的奶汁是绿色的,可能是含有胆汁。
4.吐奶的时候伴有肠痉挛(是由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
5.每次喂奶的时候宝宝都会噎住并且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