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刘骜

刘骜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刘骜

汉成帝刘骜 (前51年~前7年4月15日 ),字太孙,汉元帝刘奭与王莽姑王政君之子,中国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前33年8月4日 ~前7年4月15日 在位)。

刘骜自幼深得祖父汉宣帝喜爱,称为太孙,常侍左右。元帝即位,刘骜被册立为太子。长大后,喜好经书,宽博谨慎,但同时也沉迷酒色,汉元帝认为刘骜不能成大器,曾想改立定陶王刘康为太子,后因侍中史丹的阻止才作罢。竟宁元年(前33年)六月继位,刘骜每次升朝,同大臣议论朝政时,端坐御座,仪态威严,但其治国无能,怠忽朝政,外戚势力急剧膨胀,为外戚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绥和元年(前8年),成帝对宰相制度做出重大调整,更置三公,史称“绥和改制”。刘骜统治时期,土地兼并更趋严重,流民众多,“盗贼并起”,社会矛盾日益严重。颍川铁官徒申屠圣、广汉郑躬、尉氏樊并等率众起义,农民、贫民、刑徒、工匠及其他各阶层被压迫人民武装反抗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西汉王朝自此由盛转衰。

绥和二年三月丙戌日(前7年4月15日 ),刘骜暴毙于未央宫,享年四十五岁,谥号孝成皇帝,安葬于延陵。

想要了解更多“刘骜”的信息,请点击:刘骜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