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潘毓刚

潘毓刚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潘毓刚

潘毓刚,广东梅县人,生于1937年,量子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美国波士顿学院化学系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 潘毓刚的童年是在家乡梅县度过的,1947年随家人迁往台湾。

1953年潘毓刚出版了科普读物《你的身体如何工作》;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1年到美国留学,先后进耶鲁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1966年获得理论化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67年进入波士顿学院化学系工作,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1978年获联邦德国高级科学家特别奖;1980年被聘请为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1986年被聘为暨南大学名誉教授;1986年连续两届担任了全美华人协会总会主席职务;1994年获得全美华人杰出成就奖;2001年在波士顿学院化学系带完最后一名博士生后回中国授课。

潘毓刚主要从事量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创立了先进的计算夫兰克———康登因子的渐近方法和微观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并把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研究;他还致力于高等教育。

潘毓刚同时也是知名的华侨领袖,是美国华人协会第四届会长,海外杰出华人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聘请的首批10位华人科学家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关心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被聘为兰州大学、吉林大学、汕头大学、嘉应学院,等国内3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名誉或客座教授。

潘毓刚还是中国向海外派出留学生的积极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家因接待过上千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而被誉为“留学生之家”。

想要了解更多“潘毓刚”的信息,请点击:潘毓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