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窃蛋龙

窃蛋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窃蛋龙

窃蛋龙,是蜥臀目偷蛋龙科偷蛋龙属恐龙。 窃蛋龙身材较小,大小如鸵鸟,在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部短,而且头上还有一个高耸的骨质头冠。它的口中没有牙齿,但在嘴的上下前端有两个突出尖锐的骨质尖角,这对尖角就像一对叉子一样代替了牙齿的功能,作用和现生鹦鹉的喙差不多。窃蛋龙的前肢很强壮,每个掌上还长着三个手指,上面都长有尖锐弯曲的爪子,第一个指比其他两个指短。1924年,第一个发现窃蛋龙化石的科学家认为这只恐龙在临死时,正在偷窃原角龙的蛋,故命名为窃蛋龙。

窃蛋龙分布在亚洲的蒙古、中国的戈壁沙漠地带,生活在八千三百万至七千三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生活在沙漠的窃蛋龙除了食用有限的植物果实以外,也会利用它喙部坚硬的骨质尖角去寻找其他食物。因为它能够很容易地刺穿软体动物的外壳,所以古生物学家推测它可能是一种杂食性的恐龙。如果窃蛋龙被体格强壮但速度较慢的恐龙发现,它便会飞速逃离。此外窃蛋龙喜欢群体生活在一起,而且自己进行孵化抚育活动。成年窃蛋龙把卵产在用泥土筑成的圆锥形巢穴中,有时会把植物的叶子覆盖在巢穴上,利用植物在腐烂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自然孵化。在1923年发现的化石中,它的姿势和现代的鸡或鸽子等鸟类孵蛋姿势一样。

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发现窃蛋龙被冤枉, 窃蛋龙并不以“偷蛋”为生,而是一种“妈妈下蛋爸爸孵”的恐龙。但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定,已命名的物种必须以其最早的有效命名为准,哪怕名字对它造成误会,也没法更改。

想要了解更多“窃蛋龙”的信息,请点击:窃蛋龙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