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农民起义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元末农民起义,又称元末农民战争、元末民变,是元朝晚期爆发的一次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这次农民战争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起义阶层的全面程度是空前的。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黑暗,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水旱频仍,黄河多次决口,天灾人祸,出现了“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的景况。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彭莹玉等乘机利用“明王出世”“弥勒佛降生”为号召,组织农民起义。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等首举义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迅即发展至十余万人。继而白莲教徒徐州芝麻李、彭大、赵均用等,濠州郭子兴、孙德崖、朱元璋等,襄阳布王三、孟海马等,蕲水徐寿辉、彭莹玉、倪文俊等纷纷响应;不属于白莲教系统的张士诚兄弟、浙东方国珍也乘机起兵。刘福通等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定国号为宋,建元龙凤;徐寿辉亦称帝,定国号为天完,建元治平,拥众至百万。
元军疯狂进行镇压,各支起义军因各自为战、力量分散,一度受到挫折,张士诚、方国珍投降元朝,成为割据势力。后元廷内部发生严重争权夺利,主要将领纷争不已,朱元璋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吞并了张士诚、陈友谅(原徐寿辉部将,后称帝)等,统一了黄河以南大半个中国。1368年,出兵北伐,推翻元朝,建立了新的封建王朝——明朝。
想要了解更多“元末农民起义”的信息,请点击:元末农民起义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