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史称亚历山大一世(英语:Alexander I),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位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之子。

亚历山大一世幼年由其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抚养。1801年在其父死于宫廷政变后,被拥立为沙皇。在位初期,他释放一部分政治犯,放松书刊检查制度,仿照西欧国家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成立大臣会议;又曾颁布法令,对农奴制进行调整。1808年推行斯佩兰斯基改革,遭遇失败后转而实施阿拉克切耶夫制定的警察专制政策,继续推行军事屯田,并允许地主随意把农奴放逐到西伯利亚。在对外政策上,先同法国、英国修好。1805年参加第三次反法同盟,兵败后与拿破仑议和。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后,领导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随后组织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盟,策划和组织对意大利、西班牙革命的武装干涉。此外还兼并格鲁吉亚、芬兰、比萨拉比亚、阿塞拜疆和华沙公国。 在位晚期渐渐不理政事。1825年突然去世。

为挽救日趋危亡的沙皇制度,亚历山大一世一面以刀剑向外宣扬国威,另一面又在国内以“自由”“为大众谋福利”的口号笼络人心。历史对他的评价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因其击败拿破仑和成立神圣同盟的事迹,故被称为“欧洲的救世主”“神圣王”。有学者称他是“俄罗斯历史的两面神”,也有人称其为”北方的斯芬克斯”。

想要了解更多“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的信息,请点击: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