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蟾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中华大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 又名癞蛤蟆、虾蟆、蚧巴子。 体形如蛙,四肢比蛙粗壮。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著;舌分叉;口内无犁骨齿,上下颌亦无齿;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疣,头顶部两侧有一对大而发达的耳后腺。雄性背面多呈橄榄黄色,有不规则的花斑,疣粒上有红点,雌性背面呈浅绿色,花斑酱色,疣粒上也有红点;头后背正中常有浅绿色脊线,上颌缘及四肢有深棕色纹;两性腹面均为乳白色,一般无斑点,少数有黑色分散的小斑点;生殖季节雄性内侧三指基部有黑色婚垫。
中华大蟾蜍分布在俄罗斯、朝鲜。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等地亦有分布。 喜湿、喜暗、喜暖。白天栖息于河边、草丛、砖石孔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傍晚到清晨常在塘边、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旁或房屋周围觅食,夜间和雨后最为活跃,以蜗牛、蛞蝓、蚂蚁、蚊子、孑孓、蝗虫、土蚕、金龟子、蝼蛄、蝇明及多种有趋光性的蛾蝶为食。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雌体产卵于浅水沟。一只雌蟾蜍年产卵2—5次,每次产卵3000—5000粒,每年3月产卵。
中华大蟾蜍不仅是防治农作物、牧草和森林害虫的天敌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动物药—蟾酥的药源。 蟾酥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之功效,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列为Ⅱ级保护动物。商品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
想要了解更多“中华大蟾蜍”的信息,请点击:中华大蟾蜍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