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这位广外学子每日爬45层楼防疫消毒!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突如其来的输入疫情 打破了边境山城绥芬河的安宁 使这里骤然成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之一 我校中文学院2019级学生王佳莹 坚守绥芬河市抗“疫”一线 守护自己的家园 ▲媒体聚焦报道
近日,中俄边境的小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因出现大量输入性确诊病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校中文学院2019级学生王佳莹 是绥芬河市人,她切身感受到疫情对当地人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迫切想要为守护自己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因此, 她 第一时间 报名加入共青团绥芬河市委员会的志愿者队伍 ,成为了绥芬河市抗“疫”前线的社区志愿者, 负责每天对六栋楼各七层楼进行消毒杀菌工作。
▲ 绥芬河口岸地理位置
▲ 绥芬河口岸
绥芬河按下第二次暂停键 王佳莹因疫情暂未返粤,留守在绥芬河家中。当谈及自己的家乡——边境山城绥芬河市时,王佳莹表示,绥芬河与俄罗斯只有一“线”之隔,登山去往城市高处就能望到俄罗斯。
▲绥芬河人烟稀少的街道
近来,这座位于中俄边境的小城面临的境外输入疫情形势严峻,居民的生活也因疫情发生了变化。 4月11日,王佳莹介绍,自从近期绥芬河境外输入风险增加,街道上的人都少了很多,除了社工、志愿者外,鲜见人流。近日,当地不少小区也实施封闭式管理,每户每三天只能一人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且当天必须返回,休闲场所暂停、全市小区封闭、出租车和客运车禁止驶出城区.....自疫情爆发以来,绥芬河第二次按下暂停键,停下了脚步。
因为疫情突发,面临着巨大境外输入防疫压力的这座边境山城——绥芬河备受关注。王佳莹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 还写下网文《一夜之间,我的家乡绥芬河上了微博热搜》,记录下人们面对目前形势的应对措施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文中写道:“ 大雪还在下,不过就算雪下到五月、六月,春天也总会来的,不是吗?” 每天爬四十五层楼 防疫消毒 笑称“减肥” 4月4日,王佳莹看到团市委的志愿者招募活动之后,便主动报名, 在家人的支持下成为了绥芬河市抗“疫”前线的一名志愿者,积极加入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为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构筑坚实防线。 对于年前就已经参加过社区志愿活动的她来说,再次加入志愿服务队, 更多的意义在于一份“当然要加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绥芬河也就几万人,但很短时间内就有800多人报名当志愿者。”王佳莹感叹道,“大家刚上岗的第一晚,市体育馆没有空调,人们就送了好几车棉被过去。” 在她的话语中总能感受到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温暖情谊 。
随着绥芬河市输入性疫情风险的提高,绥芬河所有的小区进行 封闭式管理 。作为社区志愿者,王佳莹主要参与的是社区的 后勤和消毒工作 。她负责的小区共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七层楼,再加上外置楼梯,每次消毒都需要 爬四十五层楼 ,她需要独自完成该小区所有楼栋的楼道和门把手的消毒,并且给每个楼道角落喷洒上消毒水。
▲王佳莹正在进行消杀工作
在这座仍处于冬季的边境小城,当地气温只有10℃左右,但王佳莹每天奔走在多个楼道消毒,时常感到特别闷热,在工作时,除了戴口罩、手套,她还佩戴了浴帽、穿着并不透气的雨衣穿梭在小区里。工作结束后,脱下手套时,手心手背,脖子后背尽是汗水。这对王佳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生理的不适、劳动量的增大给王佳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 她 仍然咬牙坚持,只因为她的家乡需要她。 “ 在一次又一次的消杀工作中,身体虽然劳累,更多的却是付出时的安心。 ”王佳莹说道,甚至还笑称这份工作很减肥。
在楼道里消毒的时候,王佳莹偶尔还会遇到一些热心、积极的住户,他们也想要参与志愿工作,她回忆道,有位先生看到她在楼梯间消毒,一个劲儿地问她:“我也想干活,去哪儿领活干呀?” 在她的话语中总能感受到同舟共济,温暖同行的情谊。 突如而来的疫情,让王佳莹的家乡沉寂了下来,但 她仍然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疫情总会过去,绥芬河的春天总要到来 。 热情洋溢的新时代大学生 抗“疫"勇担责任 青春不负韶华 我们相信 待冰雪消融之后 暮雪下的绥芬河 定会重现昔日的风光 图片、视频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受访者提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广外新闻网 责编 | 范磊 杨韬 梁倩蓉 周慧林 审核发布 | 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