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门口贩卖电影票的黄牛是怎么赚到钱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黄牛低进高出,所以能赚到钱。靠自己提前排队买票的赚的是体力钱,靠关系拿票的赚的是渠道钱。
从目前来看,不会影响影院利益。因为,会造成黄牛现象的影片,都是热映影片,电影票供不应求,不管是票卖给谁,影院所得利益都是票数乘以票价不会改变。这有点像春运火车票,不管有没有黄牛,总是有人买不到票回家而不会出现票卖不出去的情况。
所以,影院不会管。若要影院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1,由国家出政策。这个不大靠谱,因为这本身不是什么民生问题也不会造成很大的恶劣影响,难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即使相关部门慢吞吞的出台了规定,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是影院还是黄牛都会随机应变。
2,让影院利益参与其中。这个在当前大环境下也很难,没有途径将消费者体验与影院利益挂钩,没有力量制约影院。
影院有各种折扣券什么的,黄牛也打折卖,但比折扣券的折扣高一点,但观众买的时候还是低于票面价格,黄牛挣的是其中差价。
至于说折扣券怎么到黄牛手里的,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黄牛多的影院一般都是打折或搞团购的影院。北京黄牛最多的影院就是五棵松耀莱影城。
怎么赚钱?“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怎么会赚不到钱?
在一般情况下,黄牛只是在调节买卖双方的供需平衡而已,没有什么危害性,反而使双方都有所受益;只有在一些票子严重供不应求的演出中,他们通过囤积垄断,才有暴利空间。
模拟一个场景:你拿着公司发的电影票兑换券去看电影,发现你想看的那场十分钟后就开始了,去正规兑票的话肯定没有好位子,这时候黄牛跟你说,我手上有这场的票,很好的位子,你跟我兑就可以了。这样你们各得其所——你立马进场坐上好位子,黄牛则顺利出掉一张快要过期的票,并且可以用兑换券兑之后更热门的场次。
比如我的公司在过节的时候就会发一些卡,其中可能会有购物卡、电影卡、代金券等等。公司的隔壁就是SOGO,商场外面常年围着一些人,路过他们的时候你会听到低低的询问“有卡么有卡么”。意思就是,你手上的这些可以购物的卡,要不要卖?比如2000的购物卡,他们1500收走,然后1800卖出。他们赚了300.
电影卡也是这样吧。至少这是一个途径。或者就是团购了。现在也有人利用团购的电影票来进行倒卖,一张赚几块钱。
同理火车票,找很多人去排队抢,然后再高价卖,200的火车票他们可以抬到800.
前段时间五棵松篮球馆的金隅宏远之战也是这样啦,60的票后来都卖到1000多了。600的票据说有人卖到8000.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人600的票说3000卖我,还号称不为赚钱。这都不是真球迷。呵呵我扯远了。
我觉得歌剧、舞剧、音乐会也是这样。很多单位的福利会发一些音乐会的票(比如我舅舅他们每年都会发几张音乐会或者歌舞剧的),可能你本身并不爱听,所以就卖喽。680的贵宾票(这些票往往票面上印着非卖品什么的)到门口100块甚至几十块人家就收走了,因为也要看这场音乐会(演出)看的人多不多啦。而往往等开场之后,这些票又会以50块一张的价钱低价放出。因为总不能砸手里嘛~。唉我听说金隅宏远那场,有个同学的妈妈是在首钢上班,福利啊发了4张120的票,好羡慕~好羡慕~咳咳,还是不说篮球比赛了~噗
以上就是我经历的或者我的经验,说得很不全~还有什吗情况请自行YY~世界之大,一切皆有可能~
团体票,赠票,通卡等。
他们从一些渠道或者回收的方式低价搞到这些东西。
然后就。。
看了这么多年电影,碰到的高于票面价卖票的也就只有3D的阿凡提达一次,所以其实黄牛们也没伤害到影院利益,还有提高售票量,影院实在是没必要管。
基本上碰到的情况都是票贩子拿兑换券换票卖的,这些兑换券的来源可不仅仅是靠票贩子在门口回收,曾经见过有票贩子在电影院门口拿着一摞崭新连号的新影联兑换券买票的,可见他们还有别的渠道,新影联卖券10块钱一张,四张券换个60块钱的普通电影,然后卖个50-55块,卖给不常来看电影,一来就买全价票的人,我倒觉得是双赢。
没碰到过有拿自己的电影卡倒票卖的人,我觉得有折扣的卡的都是真心愿意自己买票看电影且有经济保障的人,不会愿意挣这点儿小钱。
我现在在做影票的电子商务,对用户倒卖票这事我倒是有一定的了解,随便说说。
首先从影院角度来看,他的销售渠道有几类:现金售票、大客户团体票、团购票、合作渠道票,其中前三类大家基本都应该了解吧,大客户团体票是指的印刷出来的票券销售给大企业然后企业发给员工当福利的,合作渠道票就是影院跟QQ电影票、看购网、网票网、卖座网、票啦啦( http://www. piaolala.com )这些网站合作进行常态销售的。从合作价格来看,除了现金票是全价之外,团体票和合作渠道票价格比较接近于现金价格的一半,也就是5折,团购票由于团购网站先付款且包量所以价格低,会在3-5折之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价格体系呢?这是跟票房分成体质有关的,理论上是这样的”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专项基金,以及3.3%的营业税。扣除这两项后,剩余部分的59%归院线和影院,制片发行方拿41%“,而很多影片还有最低限价可能是10-30元不等,就是说片方不管你卖多钱,至少按这个数结算,所以影院最多也就拿出票面一半作为给渠道的让利,才会有5折这个价格。而团购则是短期行为,是完成销售额的手段,影院和团购都会做补贴,才会有更低的价格。
那么看看黄牛的票是怎么来的?
1、大客户团体票变现:这个很好理解,黄牛收集这些福利票拿到影院门口销售赚取差价;
2、优势合作渠道变现:有一些优势影院不做团购,合作渠道也不多,黄牛就会找一些有效的渠道购买电子券,进行销售;
3、团购券:这个不太多,受团购网站限制较大。
另外:黄牛很少会直接买某场的座位票,这样风险太高不值得,黄牛都是转让一种权利,就是你以某个折扣价格去看电影,到现场再选位置。
除了热门影片供不应求(少见)的情况,更多的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和院线自身的区别定价制度。很多院线都有自己的会员/积分/团购制度,有会员卡的人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到票再转手以正价或低于正价的价格卖出,会买这种票的人通常本身也是不怎么去看电影、去了就买全价票的人。
好久的话题了,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新黄牛,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观点。
以前我对黄牛的观念也是停留在电视上报纸上报到的加价捣乱市场的贩卖者。
我们主要做的是电影票换购券,演唱会门票等,当然拿票一般都是从主办方,总代理手中拿票,经常合作有折扣的,类似团购一样,当然也会有一些大剧院等主办方联系相互合作帮他们卖票。
但我们卖票从来没有超过原价(票面价值)当然也会低价卖给客户。
这从未损害过主办方的利益,拿一场演唱会来说,主办方签约的场地可以出票2万张,但仅仅通过其正规的销售渠道及宣传途径,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完成销售,风险就会扩大。
然而,有很多家小公司(黄牛党)来宣传销售并且团购打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主办方的成本风险。
对主办方来说,越多的展现率对其收益将是越好,当然有一类公司的利益会受损,例如行业老大,拿到较大份额的代理权的公司。
类似的利益竞争例如远大票务( http:// yuandapiao.com )和大麦网( http:// damai.cn ),就是以上这种关系。
黄牛党会增加他们的广告成本且会抢夺他们的市场份额。(这也应该属于正常吧,有竞争才会有发展)
花钱买票看演出,天经地义,买黄牛的票并没有额外付出,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折扣。
当然坚决杜绝打击出售假票的黄牛。
还有用假钞收票。还听说过骗票。
一部分是折扣的,一部分是单位分的票,还有就是单位分的票不想要了卖给这些票贩子再倒卖的,很简单。
电影票: 以前我是做团购的,看3D《泰坦尼克号》那天我是花了25,身旁观众原价买的是120元,要是我这么在门口卖也是黄牛了吧,呵呵。然后 有些团购票票跟上写的是原价,所以一直很想知道,中国电影2011年票房130亿是怎么算的。
百货商场储值卡: 商场储值卡是另一种情况,第一——很大一部分数量的卡是被用户那去送礼了,这就有了大约10%的卡是从来没用使用过的,这也是商场的利润之一;二——一个新开的商场会主动找黄牛还给黄牛返点,因为只有黄牛愿意回收,这些卡才会流通,有流通卡才会值钱,用户才敢买。最后商场赚的利润,就是那10%送出永远没使用的卡。
本地的影院黄牛好像能用某些银行的卡买到半价票,然后加5~10块钱卖给客户。奇怪的是黄牛似乎与影院形成了某种默契,他们不能直接到柜台买票,会被驱赶;一般是把卡交给客户,让客户自行去买,这样影院也不会干涉,买到票了再回头去给黄牛钱。
影院会和很多第三方票务公司合作,例如:网票网(在线订座)、看购网(电子劵、实体卡)、新影联(纸质劵)等等,然后这些票务公司又各有自己的渠道商,有些渠道商就属于黄牛。
更有团购、远帆票务等等,各种低价票的出口,黄牛能低价得到各种电影票,其中的差价就算是盈利吧。
有种东西可以到一些地方的影院去换取票卷,好像叫观影卷啥,一般黄牛都有很多渠道与途径搞到这些票(据我所知,杂志报刊亭中的老板就经常会把他们自行拿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报刊亭中常挂着有低价电影票出售,最起码在我这地方是这样;又或者又某些公司那种类似福利之类的但先截取了⋯⋯)
免费进,有收入地出,自然赚钱
至于电影院的防治方法,恐怕只有取消这种纸质的所谓卷,取而代之可以用电子的,如短信,就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黄牛低买进,然后高卖出。2017年3月8日,买好了两张票去上海音乐厅听一场钢琴演奏会,我从公司下班直接做班车转地铁过去的,然后我到了,先取了票,大麦网上买的,180的一张票,小朋友在学钢琴,恰好今天又是妇女节,想着犒劳下老婆,顺便培养下小孩的钢琴细胞。就在开场前40分钟,接到老婆电话,她追尾了,追尾了前面的一辆雷克萨斯,说今晚听不成演奏会了,哎,我怀揣着两张票,改怎么办呢?在入场的地方有黄牛,我就问了一个女黄牛,多少钱一张,我的原价是180的,她说一百,我说好的,结果她接过我的票说,两张一百块。我心里骂她无数遍了,她娘的,坑人啊。一想,我不能吃这个哑巴亏啊,就说不卖了,拿起两张票就往外走,当做留个纪念吧,大不了360块打水飘了。往外走了50米,碰到了一个大爷,他问我票卖吗?我说卖啊,他说两张50块,我说不卖,去他娘的,又是一个该死的黄牛,落进下石。这是走过来一个50多岁的叔叔,也对我的票感兴趣,我打算走了,卖不了几个钱,心里还不痛快。这个叔叔让我把钱给他看看,我说180一张买的,本打算进去看的,结果我老婆的车和别人的车碰擦了,所以不看了,而且我这个位置很靠前的。我再解释了下,这个钢琴演奏会都是耳熟能详的名曲,如:致爱丽丝。叔叔,看我着急要走,他就说是180一张吧,我说是的,他说他过来是看大世界的,没想到还能听一场钢琴演奏会,掏出了两百块让我找他二十,我看了下钱包里也没有零钱,我说叔叔,这样吧,我两张都给您吧,两张一共两百块吧,您叫您家人一起听演奏会吧。两张票一起给了他,我就走了,赶紧去处理车子的事故了。本来挺好的心情,一场停演奏会的心情,结果灰溜溜的去处理交通事故了。黄牛太黑,我讨厌黄牛,以后有票也不卖黄牛,情愿烂在自己手里,也不卖黄牛,比较热门的门票,原价都能卖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我就是打折卖给有需要的人,也不卖给黄牛。谢谢后面买我票的叔叔。
我也很好奇,黄牛咋赚钱的,以前我读高中的时候,经常去逛的商场买些日用品,商场有影院,商场楼下出口就有很多老人,脖子上挂着二维码,问要不要买电影票的10块钱一张,当然10块钱一张对于我们高中的小姑凉来说非常便宜了。影院和网上买都是30多一张,所以我们就买了,然后婆婆让我们加她脖子上挂着的微信,说以后买票可以提前在微信上订,我们也加了。从高一开始,到我高三毕业,三年都是10块钱一张(3d、4d的要贵一点)而且商场附近好几个学校,黄牛生意也应该挺好的,一传十 十传百,学生的钱也好赚,一般都是同学几个一起去看。
在易信懂的点赞
2011年3月份的时候,学校给老师发的戏票,老师给我了。面子比较大,月饼票之类的经常有。
是上海逸夫大舞台的,武戏。我屁颠屁颠的去看戏了,在门口,有人要10块钱一张买我的票,oh,my lady gaga,我的票面好像是160一张还是260一张好不好
利用大多数人的傻逼消费心理,黄牛会告诉你只有他有票,柜台根本就没票卖,或者告诉你他的票卖给你比柜台卖票还便宜,柜台实际卖票是100元,他可以说柜台卖的是150元,他120元就卖给你,因为傻逼土豪就相信了。
黄牛为什么存在,因为黄牛不用办工商营业执照,不用上税更不用管国税和地税的发票,只管低买高售,总有傻逼会买黄牛票,这个市场就形成了。合法合理的存在着。哈哈。
影院的利益肯定是受到伤害的,同时受伤害的还有物业公司,影片片方,国家广电局,工商局,税局。如果感兴趣,下次回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