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纪的发展历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体育经纪人在中国兴起约在80年代,比起早在19世纪末就有棒球经纪人的美国来说,自然是晚了不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赛事组织者组织比赛时要自负盈亏,为了保证比赛,他们对赛事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市场经济规律来操作,成为初步具有体育经纪人意识的赛事组办者。起初这些人主要是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员,在尝到甜头后,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由中介参与赛事的操作方式感兴趣。
进入90年代,体育经纪人市场进一步发展。1993年3月,在北京成功举办国际职业拳击冠军赛的操作者是中国星华实业集团总公司总裁李伟,他成为中国首位持有IBF(国际拳击协会)职业拳击经纪人营业执照的体育经纪人。1997年10月,中国第一家体育经纪人公司——希望国际体育经纪人有限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总经理为著名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同年11月,广州成立了广东鸿天体育经纪人公司,随后北京也成立了中体经纪人有限公司。1999年2月,中国射击界首家由个人经营的培训中心在福州成立。而为了适应中国体育经纪市场的需要,上海体育竞赛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办全国首家体育经纪人培训班,报名人数大大超过预定名额,学费也由最初的300升至2000元。 经过长期的发展实践,现在中国外体育经纪人的行业管理已日趋完善。美国已有24个州制定了专门条例。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还设立了专门培养体育经纪人的高等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下体育经纪人的经营范围开始呈现多样化,有谈判、咨询、研究、服务、电视、赞助、推广……现在,一个优秀运动员所要做的就是安心地训练和比赛。
据资料显示,被称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消费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而体育活动逐渐走向市场化、商业化和职业化,这给体育经纪人带来了广阔的活动天地。从1998年跳高名将朱建华成立我国第一家体育经纪公司,到如今强势出现、如日中天的北京梅珑、高德等体育经纪公司,我国体育经纪人队伍也慢慢从稚嫩走向了成熟。随着国内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与国际的不断接轨,体育资源的商业价值飞速增长,我国一些男足球运动员的国内转会身价已接近1千万元,好的体育明星全年广告收入也已超过千万元。而按照国际惯例,体育经纪人的佣金比例一般是10% 至30%,所以,即便只代理一个运动员,体育经纪人的收入也相当可观。目前,中国有3万多名专职运动员,而体育经纪人却不足百人。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 10年中国体育界至少需要7000名体育经纪人。
2006年4月,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中国第六批14个新职业中,体育经纪人有了一席之地。2007年7月20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研究体育经纪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共同审定通过的《体育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将体育经纪人分为三个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最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标准》确定了体育经纪人的定义,明确了体育经纪人职业范围、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体育经纪人将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进行规范管理。
随着国家、民众对体育事业关注程度的提高,体育产业迅速发展,体育经纪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赛事推广和体育人才流动等方面,体育经纪人将有效促进专业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