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第十一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获奖作品颁奖词揭秘!

第十一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获奖作品颁奖词揭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第十一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获奖作品颁奖词揭秘!

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已于12月29日晚成功举办,十七项大奖花落各家。 每年学院奖都会邀请国内外人文社科领域的顶尖学者及传媒界先锋人物担任评委,评委们秉持学术性、专业性、独立性的原则,优选出十余部优秀纪录作品。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获奖作品,本期推送将向大家揭秘本届学院奖获奖作品颁奖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哪些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吧!

01

最佳大学生纪录片奖

《野生导演》 颁奖词

该片聚焦一位活跃的草根短视频导演,展现了他的信念和追求,以及这种理想主义在互联网大潮前的荒诞与脆弱。作品重视挖掘小人物的独特内心世界,在嬉笑怒骂之中,反思了新兴行业中的浮躁气息,也审视了个体在时代发展中被异化的过程。整部作品清晰流畅,展现出了难得的思考深度与人文情怀。

02

最佳创新纪录片奖

《无去来处》颁奖词

一位中国导演将忧心化作勇气,用三年时间进入六个国家的核灾难区,去注视废墟上的生命,去聆听孤寂的声音。在纪实与超现实交融的叙事中,逝者、生者、灵魂、良知,拼接出丧失了时间和方向的末日图景,而纪录片的见证和反思,又构成了突围和救赎的起点。

03

最佳新人纪录片奖

《灰与白》颁奖词

有阴影的地方,一定有光明。与我们终日相伴的网络和手机,也成为灰与白两种力量的角斗场。为了捍卫正义之光、守护日常生活的和平安宁,头顶金色盾牌的人民警察,手持摄影机的纪录片工作者,都全力以赴,将个人得失乃至生死置之度外。

04

最佳摄影奖

《雪豹的冰封王国》颁奖词

这是人类首次如此长时间、近距离地用影像持续记录野生雪豹生活。高原环境的冷峻严酷和雪豹的顽强生命力构成了作品的故事张力。摄制组挑战人类生存的极限,以纪录片独有的视角拓展了人类的视野,带领观众进入已知而未见的世界,具有较强的科学价值和文献意义。

05

最佳剪辑奖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

颁奖词

影片聚焦泰坦尼克上6名中国幸存者,力求还原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沉船事件中被遗忘的故事。导演刻意通过剪辑回避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确保了悬疑感贯穿始终。更多依照时间和逻辑的线性叙事,让观众与影片中的“行动者”一起,带着被历史叙事反常之处所激发出的好奇心,从海量资料、茫茫人海中发现可以彼此印证的蛛丝马迹。

06

最佳音乐音响奖

《中国》颁奖词

《中国》以宏大的命题、突破性的视听表达、历史情境的精致营造,探索了历史人文纪录片新的呈现景观。作品音乐音响细腻考究,又极富东方韵味。解说版本的多项选择,契合了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与用户的个性化关系建构。历史的大门徐徐打开,中华文明的厚重与博大,寻着开门声,扑面而来。

07

最佳手机纪实作品奖

《天坑:生命奇迹之地》颁奖词

这是自然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影片使用手机作为介质进行录制,通过专业团队的紧密配合,拍摄出媲美专业设备的画面质感。片中暗部细节和空间场景得到了有力呈现,手机的灵活便捷,也让拍摄的手法更加多元,更为高效,为全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08

最佳微纪录片奖

《国家相册》贺岁片:风雨百年味

颁奖词

一个人对某种味道念念不忘,可能伴随着一个故事;一个国家不能忘记的味道,必定伴随一段历史。《风雨百年味》如同国家相册的其他系列一样,以小细节呈现大时代,让百年历史风云透过九分钟的三个小故事,穿越时空,在大年三十与观众一起吃出万千滋味,铭记历史,接续传承。

09

最佳网络纪录片奖

《和陌生人说话:拳拳父子心》颁奖词

影片讲述了一个父与子互相救赎的故事。在焦虑和忧郁盛行的当下,三十分钟的短片通过网络广泛传播,透过个体的视角,抵达理解的彼岸,为不同阶层、职业和经历的群体之间提供深度的交流和温暖的连接。

10

最佳国际传播奖

《勇敢者的征程》颁奖词

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外合拍片《勇敢者的征程》,用世界的语态,说中国的故事。作品将野外探险节目模式与中国革命历史叙事相结合,引入中国明星与外国探险专家视角,创造了中西共同体验和对话情境,并提炼出“勇敢”这一共同价值,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表达,有效地打通了国内国际传播。

11

最佳外语纪录片奖

《我,切·格瓦拉。我的故事,我想说的话》

颁奖词

一辆摩托,一本日记,一段纵贯南美洲的旅程,一条青年医科学生上下求索的路——70年后,在另一个青年的纪录片中真实再现。用牺牲赢得永生,切·格瓦拉,任何时代都无法忘却的人:因为这个世界仍有太多的苦难与不公平,因为他的道路向我们揭示:“人有热血、泪水、痛苦、钥匙、工具,去打开紧锁着的光明之门。”

12

最佳纪录电影奖

《人间世》颁奖词

电影《人间世》以倒计时的形式交叉表现了两位癌症患者临终日常,记录下她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用克制的镜头捕捉生之欢愉与爱之感动。影片以“理解”作为叙事支点,静水深流地阐释了医者和患者的关系,带领观众去体会“尊重是最好的爱”。

13

最佳短纪录片奖

《心外纪事》颁奖词

影片对一例高危心外手术进行了全程跟踪拍摄,通过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讲述了医生群体从患者立场出发,勇于挑战高难度手术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影片叙事从容深沉,细节丰富,影像细腻,展现了冰冷的手术刀后医学的温度和医者的责任担当。

14

最佳长纪录片奖

《瓜熟蒂落》颁奖词

创作团队进行长期跟踪拍摄,记录了陕西重泉多组农民家庭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态度。影片的故事曲折饱满,人物生动鲜活,充满温情与感动。全片采用陕西方言进行解说,并配以地方音乐渲染气氛,真实有力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农民的创业精神。

15

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柴米油盐之上》颁奖词

《柴米油盐之上》在创作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一种“人民美学”。四集影片均以小人物为主体,采用“直接电影”式表达,通过“他者”的静观视角讲述中国脱贫攻坚的基层故事,试图在个体叙事中寻找中国人民通过奋斗实现小康生活的“密码”,也为中国题材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启示。

16

最佳历史文献纪录片奖

《山河岁月》颁奖词

该片通过百集的宏伟篇幅,采用纪传体方式,以讲故事、说人物的形式,讲述以岁月为经、山河为纬交织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历史。作品在百年建党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完成了一次执政党形象的影像化建构,是一部十分具有观赏性、思想性和历史文献价值的作品。

17

评委会大奖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

颁奖词

本片以历史事件为索引,对经历海难后的幸存者进行了回访,通过众多的证词与回忆录比对,为世纪巨轮上的六位中国幸存者还以清白。影片以冰山沉船事件切入,在宏大的历史图景中,聚焦海外华工的血泪史,审视了一百年来被英美媒体严重妖魔化的华人集体形象,引起每一位观者的反思。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

往期回顾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李英杰 刘 畅 杜颍莹

编辑:李金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