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寿命有多长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般家庭用户,用上4-5年没问题,再说键盘算不是贵重,几十元钱就可以到买新的!
一般标准的键盤都会做寿命测试.
品质愈好就可达数百万次的敲打
有些良好品牌的键盤可通过持续8百万次以上的敲打测试。
愈便宜的键盤就没有品质上的保证与稳定性.
-------------------------------------------------------------------------------
键盤型式分类
目前的键盤厂商为了竞争,往往在键盤的外观上各出奇招费尽心思来吸引顾客,这样要如何来为键盤分类呢?有些人可能会以有线无线、厂牌或是介面来对键盤进行分类,但其实各键盤厂商对於键盤早有一个以Switch(开关)分类法。这方法的分类基准是以键盤内部的Switch(开关)原理做为分类基准,但因为这些Switch都属於键盤的内部结构,所以方法对很多一般消费者来说相当的陌生和不了解。现在就让我来对Switch分类法的种类和结构做一些说明。
Switch分类法目前概略可分为四种型式,分别是:
1.机械式 (Mechanical)
2.薄膜式 (Membrane)
3.导电像胶式 (Conductive Rubber)
4.无接点静电容量式 (Capacitives)
1.机械式
很多人会误认打字时很大声或是有"Click声音"的就是机械式键盤,其实这观点是不正确的。比方说Acer(Benq) 6311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说很多卖场宣称这把键盤是"机械式"的,但只要拆开键盤就会知道,在底层还是有三片薄膜电路做为整个键盤的Switch。所以厂商和卖场以机械式键盤来做为宣传手法其实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而机械式Switch键盤有什麼特徵呢?首先是键盤的底部一定会有一片PCB板,而板子上则是固定著100多颗的机械式Switch,这些Switch都是独立的开关,当下压这些Switch後会产生一个讯号由PCB板传往电脑,电脑接收这讯号後就知道你是按下哪一个键。这就是机械式键盤
机械式键盤的最大优点就在於键盤的耐用度很高,就机械式键盤中著名的Cherry而言,其所生产的Cherry青轴的寿命高达"20百万次/1颗Switch",而Cherry黑轴更高达"50百万次/1颗Switch"。相较於薄膜式键盤的"20百万次/1支键盤"而言寿命是长上许多。
只是机械式键盤所需的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高出薄膜键盤许多,像一把Cherry G80-3000LSMUS就要NT $2800。因为如此,厂商基於Cost Down的考量加上目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大多数都转向生产薄膜式键盤而舍弃机械式键盤。但..仍是有厂商供应机械式键盤给那些仍需要机械式键盤的使用者。
机械式Switch代表厂商:Cherry、ALPS
2.薄膜式
薄膜式键盤可说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Switch类型,走在路上随便拿起一个键盤99%都是薄膜式的。顾名思意,其Switch就是由三层薄膜所组成,最上面一层是正级电路,中间是间隔层,下面那层则是负极电路。而薄膜式键盤又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在Switch(三层薄膜)上有机械模组,另一类则是在Switch上面有著一颗颗的像胶圆点(rubber dome)。
前者是透过一些特别的机械模组下压Switch来完成触发的动作。代表有Cherry MY(FSTC模组)、IBM的座屈式模组、笔记型键盤的剪刀脚模组、Benq X架构....等,因为这些键盤上面有机械模组,所以容易让很多人误以为是机械式键盤。但就算没有那些机械模组,只保留Switch(三层薄膜)键盤也能使用(直接用手在那三层薄膜上施力也能完成触发),所以仍属於薄膜式键盤而非机械式键盤。
另外一种则是透过分离或固定在键帽轴来下压像胶圆点达成触发的动作。市面上95%的键盤都是采用此种Switch方式,其代表厂商如罗技、微软、.........等(太多了)。而Acer(Benq) 6511也是属於此一类的键盤。这种键盤的缺点是"较容易造成卡键",所谓的"卡键"是指对键帽的四个边或四个角施力时,会突然出现按不下去需要加强许多力道才能按下去的现像。这种键盤虽说还能使用,但却会造成使用者在输入时有种窒碍难行的感觉。我个人也是身受其害,起初以为是自己过於敏感,觉得卖场全新的按起来跟家中的不太一样,但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直到chens前辈跟我解释卡键的现像後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是厂商设计不良造成我们使用上的困难(我那时卡了三把罗技键盤,所以对罗技键盤的印象....XD)。一般薄膜式键盤卡键的现像约3个月到半年就容易出现,但只要厂商肯在键盤上多下点心思,这类型的薄膜键盤也不会这麼容易卡键的。比方说NMB做的RT系列键盤、Keytronic做的键盤...等。
薄膜式键盤由於原料和人工成本便宜,所以在成本的考量下大多的厂商都不生产机械式键盤转而生产薄膜键盤。而这类厂商著重的地方大多是以键盤外型为导向(如罗技、微软....其他一堆),希望借由独特新奇的外型来吸引顾客,对於键盤内部的特色甚少著墨。
只有少部分的厂商会为键盤内部多做著墨(这类厂商有NMB、Keytronic、Fujitsu...等)。像Keytronic这公司就设计一个键盤压力表对键盤按键进行分类,针对指力较弱的地方给予较轻的压力克数,指力较强的地方给予较重的克数。
薄膜式Switch代表厂商:NMB、Keytronic、罗技、微软.....等
3.导电像胶式
这键盤的内部有一片薄膜,同时具有正极跟负极电路,但正负极电路间是断开的。断开处的正上方也就是按键的位置,并且都放有一个像胶圆点。这像胶圆点跟薄膜式键盤不同的地方在於其正下端有石墨,当按下按键使石墨碰处到底碰到原本断开的电路後,就产生一个通路完成"开"的动作,这就是导电像胶式Switch的动作原理。
在键盤中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Switch模式,因为其构造看起来跟无接点静电容量式有些相似,也因此常被人误认这二者为相同的Switch。但二者在技术原理上是天差地远的,并不可混为一谈。而这种Switch模式虽在键盤中较为少见,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是满常见的,比方说电视机的摇控器、电视游乐器的手把....等都是采用此种Switch技术。
导电像胶式键盤是出现在机械式键盤转进到薄膜键盤的过渡产品之一,根据chens前辈的说法,另外还有PCB板+导电像胶的Switch型式,而中间Cost Down的演化过程则是"机械式 -> PCB板+导电像胶 -> 薄膜+导电像胶 -> 薄膜式"。
另外,BTC在5100C的官方PDF文件中宣布其有"20百万次/1颗Switch" (官方用的用语是Key Switch life)。说真的这数据可信度还不得而知,因为Cherry 青轴用了黄金接点官方才敢宣布这数据,而5100C是否能以低廉的成本达到这种效果只有待时间来证明了。
导电像胶式Switch代表厂商:BTC.....等
4.无接点静电容量式
此种Switch在四种Switch中算是技术性最高的,而制造厂商自然有一大堆的专利权,所以这种键盤贵不是贵在所用的成本,而是在於制造的精良度和技术性。
拆开键盤後其内部最底下有层绿色的电路板,但这电路板并不像机械式键盤的PCB板上焊满了Switch,上头只有电路并没有焊接或固定任何东西。在每个Switch的地方只各摆放一个弹簧和圆型的像胶盖。而整个键盤Switch的开关则靠静电容量来感应,而详细的动作型式我并不是非常清楚,您可以参照下图或是看Topre的官方介绍和三猫网页的分解图来理解。
无接点静电容量式的优点是按键能做到压力很轻的克数(30g),像Topre就有出全堿30g的版本Realforce 106S,普通的版本则是55g、45g、30g都有,其分布方式也是跟Keytronic一样按手指的力道来分。
无接点静电容量式键盤目前只剩日本的Topre(东
这个不好讲,看你怎么用了。
估计5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