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平衡含课后反思和教学课件ppt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平衡含课后反思和教学课件ppt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平衡含课后反思和教学课件ppt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平衡(含课后反思和教学课件ppt)

有趣的平衡(5~6岁)

重点领域:科学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有趣的平衡”是大班主题《最强大脑》生成的课例,在一次区域游戏中,我观察到科学区的小朋友们围在一起好像在探讨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也津津乐道的参与其中,原来他们在说道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中“韩遂宁在宽度仅为20厘米的画框上,通过叠加十五根棕榈叶,来平衡一根羽毛”的事儿,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对这其中的杠杆平衡所蕴藏的科学原理充满了好奇,为了帮助他们探个究竟,我以此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情境导入、猜测预设、实验验证、内化归纳,经验拓展,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了解平衡的一些简单的原理,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引发幼儿积极尝试与反复调整,培养幼儿探索求真的科学素养。

活动目标:

1.体验通过反复尝试让跷跷板保持平衡的成功感。

2.探索移动物体的位置或是改变物体的重量让跷跷板保持平衡的方法。

3.能发现支点与物体平衡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跷跷板游戏,对物体平衡有初步的感知。

2.物质材料准备:一体机、黑板一个、实验记录表16份、记号笔16支、大型跷跷板1个、小型跷跷板16个、小篓子6个、塑料积木若干;ppt课件。

3.环境准备:将活动场地设置为——交流分享区和操作探索区。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激发兴趣

1.出示幼儿玩跷跷板的图片,引导幼儿回顾生活经验。

师:图片上的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没有玩过跷跷板好玩吗好玩ext>

2.出示爸爸与孩子玩跷跷板的图片,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师:爸爸与孩子玩的时候为什么跷跷板不能平衡边重量相等,猜猜跷跷板会平衡吗ext>

3.观察操作材料图片,引发幼儿发现并了解平衡支点。

师:仔细看看我们的跷跷板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ext>

引导幼儿找出中间支点,知道支点两边还有相同的刻度。

师:在跷跷板上的两边放相同重量的物体,跷跷板能平衡吗试一试、玩一玩几种玩法ext>

二、大胆操作,探索实践

1.第一次探索:在跷跷板上放两个重量相同的积木,寻找保持平衡的方法。

(1)交待操作要求:选择在跷跷板两边各放一个积木,怎样才能让跷跷板保持平衡,音乐停止,幼儿结束操作。

(2)幼儿选择材料尝试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3)交流分享:刚刚你们的跷跷板都平衡了吗么让跷跷板平衡的的积木离中间支点的距离是怎么样的ext>

(4)小结:两边积木重量相同,离支点的距离相等,跷跷板就能保持平衡。

2.第二次探索:跷跷板右边积木比左边轻,寻找保持平衡的方法。

(1)提出操作要求

师:现在我们难度升级,如果我们跷跷板左边的蓝线上固定放2块塑料积木,要求右边摆放比左边轻的积木,应该放几块这块积木应该放在右边的哪个位置才能让跷跷板平衡ext>

(2)出示实验记录表,请幼儿交流猜想和实验方案

师:猜一猜右边的积木放在哪里可以让跷跷板平衡ext>

怎么验证你猜想的位置能让跷跷板平衡ext>

如果不平衡怎么办ext>

(3)幼儿按要求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交流分享:你猜想的积木位置在哪里后它的位置在哪里木离支点有多远积木离支点的距离远还是近一些ext>

(5)小结:要使跷跷板保持平衡,轻的一边要比重的一边离支点的距离远一些。

3.第三次探索:跷跷板右边积木比左边重,寻找保持平衡的方法。

(1)提出操作要求

现在我们在跷跷板左边的蓝线上依然固定放2块塑料积木,要求右边摆放比左边重的积木,可以放几块右边的积木应该放在哪个位置才能让跷跷板平衡ext>

(2)请幼儿交流猜想和实验方法

(3)幼儿按要求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实验结果并分享:你猜想的积木位置在哪里它的位置在哪里木离支点有多远积木离支点的距离远还是近一些ext>

小结:要想让跷跷板保持平衡,轻的一边要比重的一边离支点的距离远一些。重的一边要比轻的一边离支点的距离近一些。

三、现场游戏,运用巩固

请教师坐跷跷板的一端,幼儿坐另一端,引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让翘翘板保持平衡可以坐几位幼儿么位置ext>

四、经验拓展、生活迁移

欣赏跷跷板平衡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里,教师提供更多的材料,让幼儿自主发现并探索平衡的方法。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同时还建议“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次活动的设计及组织遵循了以上建议,为幼儿的科学探究打开了另一扇窗:情景的创设、丰富的材料、充分的探究操作、适宜的指导······带幼儿开启平衡探究的科学之旅。

活动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情境创设,激发创造。本次活动以“小小杂技员”为情境创设的切入点,活动一开始便进入杂技员的世界,这里儿童成了活动的主体,现在自己成了小小杂技员,进入了角色的知觉,角色意识驱动孩子们充分地投入,急切地渴望成功。当难度不断加强的时候,“角色认可”所产生的热烈情绪已经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孩子不断地尝试,最终在同伴相互合作中完成了杂技员的任务,带来的成功感又极大地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时在过程中理解了物体平衡的一些基本原理,情境教育“理寓其中”的特点在这里无痕体现。

2.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本次活动的探索环节中,从第一次探索时“找纸板的中间平衡点”到第二次探索“在纸板上摆放两个相同重量的毽子找平衡”再到最后一次探索时“在纸板上摆放两个不同重量的毽子找平衡”,我采用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自然过渡,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在本次活动的前两次探索中,以幼儿的自主探究为主,随着探索难度的增加,在第三次探索时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幼儿与同伴之间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发现,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当然在活动中尚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活动中兼顾了大部分幼儿的需求,没有注重到个体差异,应该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活动对教师的教育机智和现场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作为年轻教师,在这一块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自我努力提升,才能及时接住幼儿抛过来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此外就是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我还有点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