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以疫情为例谈谈网络谣言治理|热点话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线上复试在即,传媒行业在疫情期间的表现难免成为热点话题,我们如何看待,作为未来的新闻从业者我们又该如何做,为什么年轻人成为了抗疫主力军,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相关谣言,烽火台针对这一系列热点问题为大家提供了解题思路,将在最近逐步推出,也欢迎大家入群和众多新闻学子一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网络谣言 是指 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微信、抖音、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且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 。网络谣言本质上是一种没有经过证实的言论。由于没有确切的事实依据,它易在传播过程中吸引各路网民站在各自的立场,加入自身的元素,进行有意或者无意的修改,从而达到使他人相信的目的。
在本次新型肺炎的信息传播中,各路谣言粉墨登场,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变成受众获取有效信息的噪音和“拦路虎”,更成为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绊脚石”
一、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一)官方信息的缺失
结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的流言流通量公式,一件事越是重大,大众能获得的信息越是模糊,谣言出现的几率就越大。面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民众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对称性信息,就会引起误判和恐慌。疫情初期,官方信息渠道不畅通,公众迫切希望了解疫情有关情况而不得。常态的传播机制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各类谣言应运而生。
(二)主流媒体传播失范
当一个谣言被广泛发布,特别是在可信度比较高的主流媒体上被发布时,民众心里对这则谣言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就会直线上升。这种连带的影响力,使民众对网络谣言更加深信不疑,导致网络谣言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负面影响。在面对此次疫情的报道中,主流媒体在发布言论时出现失范现象,未经核实把关的“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信息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多渠道发布,公信力极高的党媒一时不慎成为了谣言、传言的流行渠道和放大工具,最终引发了超越互联网范畴的线下线上抢购“双黄连”事件。
(三)恐惧下的流量爆款
谣言本身具备高度传染性甚至信服性,集合行为下的谣言可以说是自带扩音效果的噪音武器。经过人际链的二次传播,各种难以想象的谣言迅速成为流量爆款,如吸烟可以防疫、双黄连抑制新冠病毒、白岩松对话钟南山等。这些谣言本身来自于公众对疫情未知的恐惧,在恐惧中公众迫切地希望得到确切答案,但答案往往是不明朗的。正是这种恐惧心理,给谣言滋生以及扩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四)新媒体赋权的助推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获取信息,而“随手转”的便捷,使得谣言呈病毒式传播。加上新媒体赋权,舆论环境更加,发布信息的门槛更低,众多“草根”受众变成信息传播者,信息空前泛滥。然而,由于受众本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以及专业素养的缺乏,信息往往不经把关核实就传播,其中不乏谣言。
二、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主体和方式多元,传播渠道广泛
网络谣言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裂变式传播,快速且广泛地抵达受众。谣言传播过程的参与者包括专业的新闻媒体传播者、互联网中的意见领袖、普通的社会大众等。根据微信公众号“网络法治国际中心”发布的数据,从1月22日至2月16日,在短短的25天时间里,通过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各大网络平台发布的谣言即有224条,且一条谣言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广泛传播。
(二)现实参与性谣言大行其道
所谓现实参与性谣言,是指网络谣言从现实发端,经一定程度的扩散后,再进入互联网传播,呈现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并行的态势。由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主要通过人际网络进行,人际关系的亲密和信赖也为网络谣言加持。借助于强大的群体感染力量,谣言扩散范围更广。
此次疫情期间,流传的谣言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防疫方法,一类是疫情发展进程,主题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牵涉人群广泛。例如白岩松将对话钟南山院士的谣言曾大量出现在家长群中,由老师发出,家长、学生负责接收。基于现实中的权威和信任,此则谣言传播范围极广、影响极大。
(三)在传播中变形
在网络谣言反复转帖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信息的损耗和变异。经过这样的演化,谣言就会被概括成一个容易被群体接受的简化形式,同时真相的内容往往也面目全非。在此次疫情信息传播中,相当一部分网络谣言就来自于对权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新解释。他们对新闻中的微小细节进行放大化处理而忽略原本语境,从而形成谣言。如在科普防控措施时,有媒体报道“可以适量饮酒”,结果传出“喝酒可以杀菌,应该多喝酒”的谣言。
(四)生命周期短,后续负面影响持久
由于互联网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以及宽松的舆论环境,网络谣言的生成、传播、证伪和消散在网络中形成闭环,传播周期也被大大缩短。谣言往往是一经出现就被证伪。百度指数对相关谣言的数据显示,相较于过往热点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力度,本次疫情中谣言的破除速度得到明显提升,不少谣言的存活时间只有1天左右,谣言周期被大大缩短。
但谣言的消散并不意味着其负面影响的消失,一是因为接收到谣言的受众并不一定会接收到辟谣的信息;二是因为互联网中谣言信息在辟谣后依然存在,并未被删除;三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能刺激受众的谣言会留下更深的印象。比如疫情初期公众大量抢购N95口罩。
三、网络谣言的治理
在疫情面前,谣言是比瘟疫更可怕的病毒。它会给民众带来恐慌,给抗击疫情工作造成困扰,严重时甚至会扰乱社会秩序,同时也限制了人民的知情权,使民众深受其害。因此,应对网络谣言加强治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政府机构信息增量
谣言止于传播源。谣言之所以产生,很多时候是因为官方信息渠道不畅通,从疫情初期的谣言远多于中后期即可见一斑。因此,当重大事件发生时,不仅要公开结果,更要时时公开进度,甚至进度中的详细情况,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官方消息有政府机构背书,具有专业性或权威性,社会影响力大,新闻价值也大。如此,事实逐渐明晰显现,自然没有可传谣之处。
(二)权威媒体及时辟谣
这次疫情始终伴随着谣言和伪科学,而各大信息发布平台积极向公众传递正确信息,为民众破除谣言,为疫情考验下的谣言治理贡献出力。如腾讯新闻旗下的“较真”平台上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时辟谣”专题,可通过微信搜一搜“肺炎辟谣”查实肺炎信息真伪。百度指数数据显示,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中流出的众多谣言和伪科学,在辟谣平台的“围追堵截”之下都没能活过1天,权威平台的及时辟谣有效阻止了谣言的传播和扩散。
(三)受众提高辨别能力
谣言止于智者。网民在接收信息时,应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不是简单地“看后转”,而是在转发信息之前查看文章来源,核实信源;看可信赖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寻找信息发布的源头等。此外,谣言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画面的包装,成功藏匿在真相与谎言的死角,也会轻易渗透人群。受众要格外注意辨别其真伪。
(四)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的虚拟性及相关法律创立的滞后性,使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心存侥幸。因此,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对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给予明确的界定。例如,在此次疫情中,根据微信公众号“网络法治国际中心”发布的信息,公安机关对数百位网络谣言的涉事主体进行惩罚,有效打击了网络谣言。
参考资料:
马立德,李占一.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的特点、影响与对策建议[J].新闻战线,2020(03):9-11.
李彪,喻国明.“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8(02):103-112+121+153.
高瑜键.微博中突发性事件谣言的传播规律与治理[J].青年记者,2019(05):88-89.
人民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应用[EB\OL].人民数据,
卢义杰.青记观察⑧丨如何对待“谣言的传播者和受害者”[EB\OL].青年记者,
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涉2020新冠肺炎网络谣言处罚一览[EB\OL]. 网络法治国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