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飞外

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飞外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飞外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每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 1950 年的元宵节,是孙家栋改变命运的日子,当时(七大洲八大洋都有哪些?七大洲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八大洋分别是: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新中国刚刚成立,急需建设空军力量,故此开始在高校招聘飞行人员。孙家栋毫不犹豫,当即报名参军,由于自己身体素质较好且擅长俄文,所以被直接分配给外国航空教官做翻译人员。 1951 年时,孙家栋被送往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进修,并在此以学科成绩全优的情况下,获得了学校颁发的纯金质奖章。 在国外的日子,孙家栋时刻不忘祖国的养育之恩,他学成之后,带着所有的知识与满腔热血踏上了归国之路。回到国内的孙家栋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并跟随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从事导弹与卫星的研究。 1958 年时,国外传来重磅消息,人类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可谓是举世震惊。此时的中国已经在逐渐崛起,随即宣布也要 搞一颗人造卫星 。在科研攻关 12 年之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成功发射升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气魄。 在此之后,由孙家栋主持制定的 实践一号 人造卫星与新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均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到了 2004 年,我国宣布正式启动探月工程,此时的孙家栋已经有 75 岁高龄了,可还是担负起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 相对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探月工程的难度要更加巨大,因为人造地球卫星是围绕地球运动,属于 近地空间 ,距离地球较近。可是探月卫星却要发射到很远的距离,围绕月亮飞行,故此无论是在轨道设计、轨道测量、轨道控制等方面,都要重新规划数据,稍有偏差就会使总体工程前功尽弃。 时至 2007 年, 嫦娥一号 卫星的研究到了关键的升空发射阶段,也是孙家栋最忙的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协调团队之间的合作,使 嫦娥一号 成功发射,孙家栋在祖国各地之间往来奔忙,接近 80 岁的他甚至每个月都要走坏几双布鞋。 同年 11 月 26 日, 嫦娥一号 卫星第一张月面图发布,并将《歌唱祖国》的歌声传回地球。这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计划获得了圆满成功。在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之中,孙家栋却望着月亮流下来了泪水,这是国家的一次飞跃进步,同时也是他为祖国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 孙家栋胸口悬挂着 共和国勋章 ,他显得更加精神矍铄,对于他来说,勋章并不仅仅是一枚荣耀奖章,而是国家与人民对他的肯定,更是实至名归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