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海银财富属于私募吗

海银财富属于私募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海银财富属于私募吗

私募基金爆雷,即无法兑付投资人,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涉嫌非法集资?这是近两年私募平台爆雷后被刑事立案的主要罪名。

实际上,私募基金暴雷的原因非常多,有可能是涉嫌非法集资问题,有可能是资金挪用问题或者侵占问题,也有可能就是纯粹的股权或者债务纠纷,或者是因为项目本身无力回款,所以,爆雷的原因,既有可能是民事纠纷,也有可能是刑事犯罪,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而定。

在什么情况下会定性为非法集资犯罪?

非法集资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集资诈骗,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采用违法的方式面向公众吸收存款,都需要符合四个条件,即公开宣传,面向不特定对象集资,承诺保本付息,不具有合法募资资格。而集资诈骗,还需要使用诈骗手段,非法占有目的。

而私募基金要涉嫌此类罪名,在具体的业务表现方式上,即私募基金在不具有公开募资资格的情况下采用了公开宣传的手段针对不特定对象推介(比如不加选择的盲打电话,不做筛选的召开推介会等),针对不合格投资者募资(对不合格投资者采用拼单等方式),对投资者承诺保本付息(比如通过回购、预约受让协议等)。

这些问题,表面上看,都属于违法相关私募募集相关规定的行为,但是实际上,这些问题如果同时达到,就触及了非法集资刑事的风险。而很多人关心的私募基金设置资金池操作,自融等等问题,与非法集资类犯罪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直接,与之密切相关一个问题,就是挪用资金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会构成挪用资金?

私募基金挪用资金罪问题,实际上存在的争议比较大。所谓挪用资金,是指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而私募基金分契约、合伙企业和公司型三种。三种情况中,如果是公司型或者合伙型,基金管理人如果采用资金池运作资金,比如将A私募基金项目的投资资金用于B项目的兑付或者投资,这种行为是一种挪用,属于侵犯了A公司相关股东或者出资人的财产利益,但是这种行为是否属于一种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实际上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具体判断。而如果是契约型私募基金,这里面并不存在一个公司或者单位主体,基金管理人将投资人资金没有用于约定项目,性质上属于一种对投资契约的违约行为。

由此可见,私募基金的资金池运作,是否该定性为挪用资金,在实务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根据具体案情判定,难以一概而论。而这种对于契约的违反,是否属于一种刑事上的诈骗或者合同诈骗行为,关键问题就是是否采用了欺骗手段和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比如是否采用虚构项目、虚构项目回报和收益,同时将集资款非法侵占的行为。

继阜兴、诺亚、华领等私募基金爆雷事件后,又一家大型私募基金出现问题了。据可靠消息,有投资人聚集在海银财富总部讨要说法,因为海银地产股权项目出现兑付困难。

海银基金是上海一家大型私募,在全国有180多家分支机构,员工人数近3000人,实力强大,那为什么会出现兑付困难呢?给我们带来哪些风险警示?今天的《新闻背景音》我们就来说说私募的相关风险。

【为什么延期?】

资料显示,此次延期兑付的是五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为1号、2号、3号和5号,相继成立于2017年4月至5月期间,预计存续期3年,投资方向为上海中城国际大厦并购项目。

说白了,这是个商业地产项目,受到经济波动以及新冠病毒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延期,之所以现在能兑9%的资金,是因为近期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可以看出,海银基金的投资人都是高净值人群,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他们之所以投资这个项目,除了认为该项目优质外,跟优秀的五牛管理团队密不可分,但最后还是踩雷了,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风险面前人人平等,拓展开来如下:

1、大V的经验更丰富,但经验容易成共识。五牛团队按照历史收益来对项目作出评估,但近几年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2、大V的工作主要是理财教育,而不是帮你识别风险、承担风险;

3、识别风险还得靠自己;

所以,我们不应该盲从大佬,因为在特殊情况下,连巴菲特都会亏损,我们应该自己做好风险规避工作。

【地产项目有风险?】

有很多人问,既然海银财富地产项目延期兑付,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地产项目都有风险呢?这要从两方面看:

一是普通住宅项目,基本没有风险,刚需仍然存在;

二是商业地产项目,包括写字楼、商铺等,在目前的形势下风险很大。海银财富不仅在中城国际大厦项目上出了问题,在丰树商业城的投资也争议不断。

所以,地产项目可投,但不能把钱放在商业地产上。

【总结】

综上,由于投资商业地产,海银财富地产项目延期兑付,即使按期兑付,其收益率将远远不如预期的15%。这说明,在特殊情况下,风险面前人人平等,再专业的机构和个人都无法保证本金的安全。

以上内容仅代表小马读财观点,并非标准答案,小马读财也不提供标准答案,如有质疑欢迎提出,我们欢迎高质量的不同声音与我们共同探讨与进步。

有个淘宝商家卖假货,被买家投诉举报了,你说还能在淘宝买东西吗?

踩雷、延期等出问题在这么大一个市场里再正常不过,哪有0风险的投资,不能因为个别某家公司的问题就否定整个行业吧?买之前仔细筛选,是不是能更好的避免暴雷的项目呢。

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相当于许多的公募基金而言,有的可能比较大。

第一,私募基金虽然可能在设立的时候,可能也有一定的门槛,然后可能也要受到一定的监管,但是许多投资的操作可能并不一定能够第一时间完全公开,可能会有信息公布滞后的问题。

第二,私募基金有的操作风格,可能会更加大胆,因为公募基金的监管非常严格,而且公募基金本身也不是靠扩大投资获利来获得投资的分成,而是靠基金的购买或者赎回的手续费和管理的费用来赚钱;但是私募基金主要还是靠投资获利之后的分成,所以投资操作可能会更加冒险和大胆,有的风险可能就会比较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海银财富这个基金:

海银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实控人韩宏伟。

上文提到的海银基金就是海银财富旗下公司,而五牛股权投资基金实际控制人是韩宏伟儿子韩啸。韩氏父子以豫商集团、海银财富、五牛基金等主体,控制着多家金融公司,其中以各类基金公司、财富管理公司、互金平台、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典当行为主,关系错综复杂。还有韩宏伟妻子王沛家族成员负责的上海银领金融信息有限公司,被称为“海银系”。

总部在上海,在全国有180余家分支机构, 注册资金5亿元。是国内首批获得财富管理牌照的专业机构,并在2014年1月获得公募基金销售牌照 。海银财富旗下的海银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拥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海银财富拥有员工近3000人,汇集银行、证券、信托等各行业,集聚CFP和CFA等顶级金融资质加持专业人才,为累计超过十万余的高净值个人和机构提供资产配置咨询、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等综合服务

去杠杆导致经营不善

曾经一度风生水起的海银系,由于近年来金融去杠杆和严监管的持续推进,负面新闻不断。分别设计内幕交易和民间借贷 :

海银系通过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五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上市公司ST岩石(600696)。2019年4月初上海证监局开出内幕交易罚单,对违规交易“ST岩石”的牛散张绍波,没一罚三开出超1.03亿元的罚单,并认定ST岩石的实际控制人韩啸是内幕信息所涉收购事项的主要决策者。

韩氏父子家族相关公司还被牵涉进众多“民间借贷纠纷”,根据证券时报调查发现,天津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背后直接牵涉海银系旗下重要平台银领金融,以及韩宏伟家族成员王滇、王贺等人。2014年5月和2014年9月,天津广友物业实控人蔡光野进行了两轮借款,借款金额分别为1.845亿元和1.77亿元。在2016年5至10月份,其又借款2.35亿,主要是用来“归还前期的借款”。当事方蔡光野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这些借款背后的实际出借方均是没有贷款资质的银领金融。”“相关方互为利益整体,这是典型的套路贷”。

商业开发不如预期,汇款延期

本次的问题是,维权代表主要是中城大厦私募产品投资者,该产品全称为五牛上海中城国际大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为1号、2号、3号和5号,相继成立于2017年4月至5月期间,预计存续期3年,投资方向为上海中城国际大厦并购项目。私募基金管理人为五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代表机构海银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现在该产品到期清算,然而,让投资者没有想到的是在投资三年后,却被告知原来的本金只能拿回9%,剩下部分则被推迟至2021年2月20日前。

在募集期,管理人曾对客户夸大宣传,宣扬底层项目地段好、价位好、管理人优,这些项目大概率会提前退出最快的可能不到一年就能退出但收益保守预测都在年化15%左右。

在彼时五牛基金的介绍中,中城国际大厦是继2016年并购上海小陆家嘴(600663,股吧)金融贸易区写字楼项目、上海丰树商业城(600306,股吧)项目后,五牛基金再次斩获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极具升值潜力的优质项目。

而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可以发现,在2020年7月,五牛基金还有杭州大悦城(000031,股吧)和杭州远洋国际两个写字楼并购项目将到期;2020年8月,上海中融碧玉蓝天项目和上海绿地虹桥世界中心将到期;2020年10月,上海漕河泾项目都将到期。

可以看出,五牛基金接下来兑付压力仍较大,能否成功兑付还待时间检验。

结论

目前,中国经济蒙眼狂奔的时代不再,政府也不再托底。所谓投资有风险,收益越高风险越高,特别是P2P、地产、能源、股票基金都有极大的风险。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己风险,来购买相关产品。特别是私募等信息不对称的产品,更是要小心谨慎。

当然,这次海银基金的投资项目,还是比较靠谱的,不是卷钱跑路,投资者还是在未来可能拿回本金,或者部分本金。

投不投都需要尽职调查,失败的原因都是缺乏理性思考和风险管理。

从基金业协会对私募基金的划分来看,私募股权、私募证券、其他类。三方财富之前很多所谓类固定收益在备案时都是归于其他类。里面不乏假股真债,抽屉协议等等。但近两三年,协会已经一律不给信贷类的私募产品做相关备案。而此前大部分爆雷的私募基金,也都是信贷类的。此外在金交所备案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各位投资者都要小心看待。

不过,私募股权和私募证券基金均属于权益类产品,投资者要承受一定的波动和亏损,只要匹配风险等级,投资者依然可以购买相关私募产品。比如私募股权的红杉、君联、IDG等;私募证券的高毅、明泓、景林等都是很优秀的私募基金。

海银的私募股权基金没有正常退出,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私募基金都有问题!私募基金有很多种类,有股权类,有证券类,有其他类,另类等,风险级别都是很高的,参与了证明你有这个风险承受能力,你不能因为你有损失就否定一切,就像三鹿奶粉当年出了问题,你就永远都不给孩子喝奶粉了?这个道理很简单。现在很多二级市场基金做的还是很好的,都是标准化产品,盈亏都有净值,一切都很清晰。而且是未来的主流产品,中国投资者现在已经有点成熟了,目前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有持有房产转向持有金融资产了。私募股权属于一级市场,属于直接融资工具,风险上比二级市场更高,如果参与了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买这种产品亏了钱其实一点都不值得同情,现在股票处于底部,很多优质蓝筹股分红率都达到了5%,甚至达到了7%点多,上市公司管理透明公开,而且有标准的财务报表,一些人不去买这种上市公司的股票,偏要去买这种私募产品,遇到了风险就成闹事,这能够怪谁呢?只能怪自己的无知。

作为上交所董秘,跟海银及主流第三方理财机构均打过交道,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定性。海银虽然持有多牌照,但类似诺亚,本质还是第三方理财机构,且不能算第一梯队。这里一定要区分清楚,私募基金、风险投资机构、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机构是几类不同的东西。在中国,前几个往往被混淆,且由于第三方理财机构常常帮前三者募集资金或代销项目,很多第三方理财机构就顺水推舟,故意模糊,包装自己,往往会把自己打扮成其他几个,这就是很多投资人认知混乱乃至被忽悠的一个重要原因。举例子,美国黑石、KKR这些是私募,中国IDG、红杉这些是风投,像恒天、诺亚、宜信、钜派这些骨子里都是第三方理财,无论他们是不是也出于各种原因做了自己的私募机构、风投管理机构、基金管理公司等。

2、风险。如果说金融就是经营风险,那么第三方理财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就是比较弱的(虽然的确也在开足马力引进人才,但基础薄弱,没办法)。到海银这样规模的,不是他们想骗人,是真的没控制好,水平不够。比如,我国目前的金融干不过华尔街,不是不爱国,水平不够而已。又比如,联想的研发干不过华为,为什么?联想是贸易为主,华为是研发为主,路线不同。回到题目,第三方理财机构就是帮别人卖东西的,或者说从投资人角度来说,是帮他们买东西的。卖东西,出于利益,可能会昧良心;买东西,基于水平,可能看走眼。

3、形势。大家都已经明显感觉到,这几年经济形势严峻。但海银这样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不是没风光过,他们的确曾经帮助广大投资人赚过钱,而且是很多钱,这是事实,应该客观承认他们的历史贡献。金融风险有一个类型叫系统性风险,什么意思?就是遇上它,神都没办法,巴菲特也赔钱。下行周期或政策重大调整,很多原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出现了,很多原来盖得住的问题爆发了,很多可以推迟的问题提前了。这几年的暴雷潮,有被动,有主动,不是一般机构能决定的。

4、收益。谁是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投资人?虽然这两年这些机构大力发展企业投资人,比如拉上市公司的钱(A股很多公司盈利堪忧,比不上李佳琪或者几套房,不如理理财),但前期和目前存量的大多还是散户,且是散户中追求稳定收益的一群人,受不了银行的低回报,扛不住股市的高风险,不想创业怕陪光,这是标准的食利阶层,比如上海的阿姨爷叔、深圳的拆迁户们,他们的口号是“我要稳稳的幸福”,一有风吹草动,能不围堵上访?

5、理性。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进步不小,但还在完善中,无论是机构还是广大国民,投资研究和管理能力都有待提升。国家需要提供更多投资通道和选择,同时严格执法,让那些欺骗投资人的不法金融机构倾家荡产,而老百姓自己要适当提升专业度和风险意识,心平气和的接受,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确是关联的,不要让贪念迷惑了自己,特别是面对高收益的诱惑时。

6、判断。那么私募还能不能投?当然能投,因为本质上财富要以某种形式存在,但要谨慎(毕竟大部分是一种证券化的资产,中国人还是觉得不踏实),在中国,如果您的房子和现金您觉得够用了(有足够安全感),多余资金您认为没有更好的去处,那就能投。坦白讲,由于专业不够,信息不对称,好项目自己拿不到,只能是找专业机构,而且是权威机构(虽然他们也免不了有时干蠢事,中投还被黑石套牢那么多年呢,但我们比他们更聪明?)前提是能接受风险,且分散投资(大牛是反过来的,比如索罗斯,全砸进去,但普通人受不了那个压力),且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普通人而言,东方不亮西方亮,投资看的是最终收益和总收益,不要太计较个别项目的得失。

7、希望。当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伟大祖国能否继续国运昌隆,绝不仅仅是政治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钱以投资或消费的方式,更多投到那些创新性的项目上,或者自己创业,都可以,纯粹地追求无风险收益,做一个食利者,并不是一种最好的人生状态。当然,这一点不可能是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却是人民中那一小部分人引领的,夜深人静,大家可以扪心自问:我是谁?无论答案是什么,都值得尊重,但不是每一种答案和选择,都能被历史所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