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肥胖?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肥胖症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健康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肥胖症问题也日益突出。2016年第十三届国际肥胖症大会预计,至2025年全世界将有约2.68亿5-17岁超重青少年,其中9100万为肥胖症。
青少年肥胖症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最为常见的慢性儿科疾病,且与此相关的合并症也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青少年肥胖症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青少年肥胖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证实了OB、LEPR、PC1、POMC、MC4R等超过百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
在遗传方式方面,肥胖症存在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方式;在遗传表型方面,肥胖程度和并发症情况也存在遗传倾向。
因此,父母是否具有高体质指数(BMI)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是否产生超重、肥胖或肥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一项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研究表明,肥胖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一方为肥胖症患者,则子女患肥胖症的风险为50%;若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症患者,则子女患肥胖症的风险为80%。
2.饮食因素美国心脏协会青少年膳食指南推荐,14-18岁青少年的日常最佳能量摄入范围为:女性≤1800kcal,男性≤2200kcal。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的控制能力普遍较弱,喜欢摄食口感较好的食物如肉类、甜点、饮料、油炸食品等高卡路里食物,而较少摄入蔬菜、水果、谷物等高纤维食品。
当机体摄入的能量超过日常消耗量时,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而储存在体内。
因此,现代社会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和缺少锻炼的低消耗生活方式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另一重要原因。
3.心理因素关于青少年慢性心理社会应激与BMI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家庭生活压力、学校生活、同伴关系和两性关系等因素可使青春期女性的BMI增加,长期慢性社会心理应激可以导致机体生理机制失调,包括使皮质醇分泌增加而导致代谢紊乱和使大脑产生需要摄食的信号等。
同时,青少年尚未形成稳定健全的人格系统,较成年人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易冲动等心理问题,因此,当遭遇到周围人的嘲笑和排斥以及社会的不公平待遇时,超重或肥胖症青少年就容易出现行为异常,产生自卑和自我封闭的心理。他们常常通过过度饮食来排解负面情绪,从而使肥胖症愈来愈严重。由此可见,心理因素对肥胖症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4.睡眠因素此外,作息规律也影响着孩子的体型。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睡眠时间不足者(学龄儿童(6-12岁)10小时/天,青少年(13-17岁)9小时/天)发生肥胖的风险和同龄人相比较高。
一项关于广东青少年睡眠时间调查研究显示: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h的比例分别为74.83%和94.23%;单因素分析显示,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h的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为9.99%,高于睡眠充足的学生(2.47%)。该数据显示初中生和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成为超重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5.运动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看电视、电脑、电子游戏、网上购物等静态生活方式的普及,一方面降低了青少年的能量消耗,另一方面在无形中增加了青少年的零食摄入量和进食时间;
另一方面,青少年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家长对体能锻炼观念的缺失、学校老师对体能教育重视程度的不足等,均促成了青少年肥胖症的发展。应该如何避免青少年肥胖呢?
1.长期有氧运动一项关于有氧运动夏令营调查报告显示:经过5周有氧运动后不同性别受试者体重均有所降低,同时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肥胖青少年血糖指标均降低,原本异常的受试者血糖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说明长期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糖尿病的危险性并对改善肥胖青少年血脂水平有明显的效果。
2.合理膳食摒弃无法改变的遗传因素,通过合理膳食不仅能够降低体重,对于预防及改善肥胖青少年的高血脂、高血糖等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利用粥代替米饭增加饱腹感;感觉饿时吃些温热的蔬菜料理;吃蔬果沙拉的时候加点海藻类食材;配合碳酸水来进行饮食;用南瓜和红薯代替甜食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青少年每天9小时)、保持良好心态缓解压力等,同时要求家长发挥模范榜样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肥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