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和危害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和危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和危害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和危害国际上对“慢性肾脏病”有着明确的定义,1999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专家组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KD)定义及分期标准。根据该定义,CKD是指肾脏损害或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1.73m2持续至少3个月。

肾脏损害是指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损害的实验指标(如血、尿或影像学)异常。指出只要肾损伤持续存在达到3个月或以上,就可以确诊。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患病率日益增高,且因往往持续进展而需要透析,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等更是逐年飙升。

近来,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香港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均提示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高达10%,而患者中的知晓率仅9%左右。如何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并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其进展,成为当务之急。早期发现及早干预,是治疗慢性肾脏病、延缓肾功能恶化、减少不良预后的关键。

正因为肾脏担当起了体内主要的排泄器官角色,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之一,外界的许多病原微生物、药物和毒物和体内很多疾病都会对它产生伤害。但它又是一个特别能忍耐的器官,当一个肾单位毁坏了,其他的肾单位会加倍地努力地工作,大家一致地维护着人体的进出平衡,只有当大量的肾单位破坏后,才会出现症状。

正常人的肾脏储备能力相当大,每一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具有极强的代偿能力,肾功能在50%以上时,这时候常规检查血肌酐、尿素氮是正常的,这时身体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就是说肾功能在50%以下时,检查血肌酐、尿素氮才会异常,可能会产生症状感觉出来。

有时即使肾脏损伤严重的时候,残存的肾单位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通过代偿来维持人体的正常需要,但这时的肾脏已经处于衰竭状态;当肾脏继续损伤,超过了肾脏的代偿功能,健存的肾单位不能够完成正常的生理需要,这时候血肌酐、尿素氮会大幅度上升,肾衰的各种临床症状逐渐出现,这就是许多人既往无任何疾病征象,初感不适,一到医院检查就确诊为终末期肾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原因,这类患者往往一时无法理解,更难以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这时肾病不能逆转,唯有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来寻求出路,而尿毒症病人昂贵的治疗费用对家庭和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提高自我保肾意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确治疗就显得尤其关键。

由于这些症状没有明显的特殊性,即使出现一些身体不适也往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人在体检时才被发现。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才引起病人的重视,而病情已经到了晚期,治疗为时已晚,悔之晚矣!由此可见肾脏病在早期不易被发现,容易被忽视。实际上,早期防治率低已经带来严重后果,有20%—30%的肾脏病患者由于对肾脏病防治知识缺乏,等到首次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发现肾功能已经发展至不可逆转的阶段。只有做到早期防治,才能大幅度降低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对已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来说,才可能显著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速度,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小透析治疗人群的规模,并为家庭、社会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和费用。因此,慢性肾病必须进行早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