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创造的文化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人们在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流变及其涵盖内容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特征往往习惯以“儒、佛、道三教合一”的说法来加以概括或强调。但人们易于忽视的是,伊斯兰教文化在唐初传人中华后,也因完成了其土著化的历史适应过程,而带上了鲜明的中国化特点,并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伊斯兰教及其穆斯林人士在中国传统文化史的研究中受到冷遇,是不公正的。它除了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缺乏了解之外,还暴露出那种在学术界早已定于一尊的“儒、佛、道三教鼎立”的观点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它并不完全符合唐代后1300多年的历史原貌。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份量和影响,同样是我们在继承和整理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时所必须予以重视的。
作者认为,在大食、波斯等穆斯林商贾入华的同时,域外文化习俗也相应流人并进而衍化为中国的本土文化。“蕃坊”的建立及从“侨居蕃客”到“土生蕃客”的转变过程,使穆斯林在华留居成为现实,他们同样参与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活动。正是这些在“蕃客”中的蕃人及其后裔,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存在与嗣后的发展增加了客观上的可能性。
元代出现的伊斯兰教大发展的局面和回族的形成,不惟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增加了新成员,同时也使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播散至全国各地。元代的伊斯兰教在开始了其和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相容乃至相互补充、汲取对方文化养分的“中国化”过程之同时,也保留和发展了伊斯兰文化所特有的宗教信仰、教规、礼仪、禁律、习俗、清真寺和穆斯林之间以阿拉伯语、波斯语称谓的宗教语言,这种在回族共同体内部始终保持着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以及通过共同的宗教信仰与习俗加以强化的民族自我意识,是使自元代以后带上了“中国化”特征的伊斯兰教能够保持其在文化上的向心吸引力,即凝聚回民族,使之拥有自身的民族优越感,并且不会在汉民族汪洋大海般的包围中被同化过去的重要原因。
明清两代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出现的经堂教育制度、汉译经著活动和因苏非主义先后传人新疆与内地而产生的教派分化及门宦制度的形成,这些都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基础上继续碰撞和交汇的直接后果。本论文指出,由于清代统治阶级的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了各民族间的巨大隔阂。穆斯林用强化民族自我封闭意识的方式来排斥汉文化吸引力,固然能增加民族内部的凝聚力,但同时也必然会减弱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使自身的发展走上狭路,这恰恰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不幸。直到民国初期兴起的伊斯兰教新文化运动,主张中阿文并授的新式教育,方使中国的伊斯兰教文化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文章最后指出,由于绝大部分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恪守伊斯兰教的礼仪习俗,1000多年来,这座矗立于穆斯林民族内心的城堡保证了穆斯林民众在参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创建时,在心灵深处始终留存的那种对伊斯兰文化的永恒皈依。而我国10个穆斯林民族所创造的所有文化,即便是属于带有浓厚伊斯兰教特征的宗教文化,也应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获得院科研成果(1991—1992年)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阿拉伯人本是处于蛮荒时代的一个民族,因伊斯兰教而兴起,后来又征战各地,比如波斯、印度、近东(原属拜占庭),所以阿拉伯人吸收了这些文化,并加入本民族原有的文化元素,创造出所谓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尤其是在阿巴斯王朝兴起的翻译运动,把国外的各种科技、文化、哲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语,充实了穆斯林的文化,在此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
比如很有名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就是从印度传入波斯,再传入阿拉伯,然后加入很多阿拉伯元素形成的
不同意“郑秀博 - 举人 五级”的观点太过于主观,没有具体的科学依据,支持“ 花弄月影银 - 江湖新秀 四级”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