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历史地名
①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卢山镇西。《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卢山” 条下: “宝塔山在司 (卢山长官司,今卢山镇) 西五里。峰峦尖削如塔。”
②又名嘉岭山。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侧延河岸边。因有塔而俗称宝塔山。《清一统志 · 延安府》: 嘉岭山 “在肤施县东南一百八十步南河滨。形势高峻,上有古塔。《隋志》: 肤施县有丰林山,疑即此”。塔建于万历三十六年 (1608),清代多次修葺,为八角形九层砖塔,高44米。1937年7月1日以后,中共中央驻延安,宝塔山遂成为延安的象征。
(1)在山西省平遥县城东南。原名锅山,别名棒槌山。建国后,因山上有塔改今名。周长33千米,海拔 1895 米。(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东南、小东江岸边。山顶有宝塔,故名。远看像军舰,又叫军舰山。塔八角七层实心砖砌,高13.30米,北面嵌佛像,叫寿佛塔,为明代所建。左边穿山月岩,南北通透。宝塔倒影,西映入漓江,东投入小东江,翠嶂落影,并称“穿山塔影”。(3)在陕西省延安市区东南。隔河与凤凰山、清凉山对峙。原名嘉岭山,因山势秀丽,北宋范仲淹在山下石崖上手书“嘉岭山”三字得名。海拔 1170 米,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山顶有古时的山寨残迹。南、北、西坡松、柏、柞树成阴。山腰西部有宝塔。始建于唐,今塔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砌,高44米,可登临塔顶俯瞰全城。明崇祯年间在塔南侧配挂生铁护塔洪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洪钟作警报钟。
延 安 宝 塔 山
宝塔山的解释 山名。在 陕西省 延安 城郊,山上有宝塔,故称。 贺敬之 回延安诗:“几回回梦里回 延安 ,双手搂定 宝塔山 。” 白桦 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诗:“在隆隆的炮声中回顾 宝塔山 啊! 延河 长流, 延水 清清,一往情深。”
宝塔的解释 佛教徒所建用以藏佛舍利的塔。因装饰有佛教七宝,故称宝塔。现泛指一种类似多层塔楼的远东建筑,常具有华丽的装饰,典型地在分层处挑出翘曲的屋檐,屋角有向上的翘角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在今江苏涟水县西南。明史·河渠志一:嘉靖三十一年1552,总河副都御史曾钧上言:“刘伶台至赤晏庙凡八里,乃黄河下流,淤沙壅塞,疏浚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