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中元素S和元素P主要起什么作用?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为了改善和提高钢的某些性能和使之获得某些特殊性能而有意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的元素称为合金元素。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镍,钼,钨,钒,钛,铌,锆,钴,硅,锰,铝,铜,硼,稀土等。 (1) 铬(Cr) 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的作用,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镍可以提高钢对疲劳的抗力和减小钢对缺口的敏感性。 在不锈耐酸钢中,钼能进一步提高对有机酸(如蚁酸、醋酸、草酸等)以及过氧化氢、硫酸、亚硫酸、硫酸盐、酸性染料、漂白粉液等的抗蚀性。特别是由于钼的加入,防止了氯离子的存在所产生的点腐蚀倾向。其作用与钼相似,按质
1、碳: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 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含碳量增加,强度反而下降,钢中含碳量增加,还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效敏感性增大,并使钢耐大气锈蚀能力下降。 2、硅:硅在钢中是有益元素。炼钢时起脱氧作用。当硅含量小于1.0%时,大部分溶于铁素体中,使铁素体强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且对钢的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 3、锰:锰也是有益元素。炼钢时能起脱氧去硫作用,可消减硫所引起的热脆性,使钢材的热加工性质改善,同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4、磷:磷是钢
碳: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 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含碳量增加,强度反而下降,钢中含碳量增加,还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效敏感性增大,并使钢耐大气锈蚀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