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微信官方头像添加圣诞帽」这个功能在技术层面可以实现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基于腾讯云和腾讯优图的人脸识别准确度已经非常非常高 结合微信合作运营 判定下“头像”“圣诞”“@微信”等关键词 完全可以识别出需求者 结合五官识别 给头上方加帽子 眼睛带墨镜 嘴巴贴胡子也都是可以精细化去做的 圣诞过后如何恢复头像及头像无头或多头情况下怎么添加也是需要考虑的 期待微信开放一些彩蛋功能 此处@微信团队~
其实在头像上加圣诞帽是极其简单的一个功能,稍微懂一点开发,一个入门级别的前端工程师都能很简单的实现,其实前端简单的加一个页面效果几乎可以实现了,这里不再赘述这个功能的实现过程,而探索这个功能的产品逻辑、以及运营目标,所以其中定义规则是最难的。
1. 产品逻辑
实现这个功能的产品逻辑是什么呢?就拿腾讯自己的产品来说,腾讯有天天P图这个产品,结合微信刚好可以做一个完整的产品逻辑和功能流程。
举个例子,微信发起这个活动,随机推送给微信某个特定地区特定职业特定爱好标签的用户朋友圈,这个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跳转到天天P图的页面,然后天天P图提供一个头像编辑的功能,编辑完成以后就可以直接更改或者保存同步以后完成整个流程。
再一种情况是,微信发起圣诞帽的活动,同样推送给相关用户,用户通过点击进入,就通过一个点击事件,发送请求以后,微信服务器即时相应,就直接把这个功能在相应用户的头像上实现...
当然微信的产品经理和软件工程师怎么去做的我不知道,但是这是产品逻辑和操作逻辑实现的原理,这个原理对于用户直接影响的功能非常简单,但是背后的产品逻辑却往往比较复杂,因为需要定义各种触发条件,用什么行为去触发相应的事件。
2. 运营目标
其实运营目标是一个功能或者一个产品需要达到的最终原则,不管任何产品最终需要的是得到用户的认可。
其一,微信本身为了增加用户粘性,让用户觉得产品是有温度的,要知道这种足以刷爆朋友圈的小功能往往是用户觉得最温暖的。用户很难搞,用户也很容易搞,用户需求很复杂,但其实用户很简单,用户使用产品往往只需要实现他们最简单的需求,最基本的期许,而在这种功能用户会觉得很贴心。
其二,腾讯其他产品想借助这个活动实现相应的用户扩张,为其他产品引流,比如例子中的天天P图,以微信的用户基础,一轮传播轮回下来,估计得有几亿人知道天天P图,这个营销效果,以及生态内的扩张效果是很明显的。
所以其实这个功能效果其实非常非常简单,但是背后的产品逻辑、运营目标却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样的好处?这才是产品的本质、技术的本质。
不用@微信官方,告诉你怎么在头像上加圣诞帽!1.打开微信,点击最上方搜索,2.输入:激萌头像小助手,3.选第一点击进入后,点击允许,4.点击第一项圣诞礼物圣诞帽,5.然后更换头像即可!
把这个当成一种庆祝圣诞的方式吧😊忙了一年了,快到年底,大家都找个借口轻松一下也挺好。今天一早我就看见朋友圈里有各种帽子在飞。
然后有个很可爱的女孩说我也有和她同款的
于是我也淘气了一回,也在朋友圈艾特了微信官方😜😜
还有这样搞笑的
不管这个技术能不能实现,我们已经先自娱自乐上了不是吗?😂😂有些事情不必太较真,没事给自己找个开心的理由挺好。提前祝大家圣诞哈皮啊🤗🤗🤗
这真是一个好玩至极的事情,为了一个头像,圣诞帽在朋友圈已经刷屏了。
为什么别人有帽子,自己没有?是自己手机不行,还是微信官方不行?到底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下面由黑镜带你进入今天的“走进真相。”(咳咳,这话怎么有点耳熟......)
以下是某位参与活动的当事人“如花”童鞋的亲口笔录:
从昨天起,朋友圈里突然出现了这番景象:
什么情况?挖鼻一算,看来为了迎接圣诞节,微信做了个给头像带圣诞帽的功能。
嗯,那我也得试试。毕竟不能浪费了自己如花似玉的颜值。
......3分钟......10分钟.......诶,头像图片好像没什么变化啊。怎么回事?
再刷刷朋友圈,大家的要求怎么开始升级了?
甚至有人开始放禁招了,可惜把绿色的帽子送给了自己......
此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难道是......不会的。我这么聪明?星爷如此爱怜我,我怎么会上当?不可能的。
......我好像真的上当了。
好,由于当事人泪如雨下,需要补妆,接下来就由黑镜为您揭开真相。(诶诶,如花童鞋你走错了吧,你怎么进的男厕?。。。)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原来朋友带上的圣诞帽,不是微信自动加上去的!
说好的坦诚相对呢?!!!
可是问题来了,这个事是怎么火起来的?
难道是我们@微信官方的话术错了?当然不是,从技术上来说,通过人脸识别,然后给图片里的人带上个帽子并不是难事。可关键微信团队压根就没做这个功能啊!
其实,这件事的真相就是:
微信内可以加上圣诞帽,但不是通过发朋友圈,而是通过“小程序”。
没想到吧,原来是为了推广小程序。只是没想到,事情后来发展成了这样。
不过,小程序还是很简单的,黑镜这么聪明,只用了1个小时就学会了这4步:
Step 1 打开微信小程序
Step 2 搜索“圣诞头像”
Step 3 选择图片
Step 4 添加心仪的帽子
保存之后,大功告成!
怎么样?现在不用麻烦别人P图了吧,而且知道真相的你,肯定还会让小伙伴称赞你:
这篇回答,黑镜用了不同于以往的风格,大家喜欢就评论告诉我吧。不喜欢的话也可以扔点番茄,毕竟扔多了,也就有顶红帽子了!预祝大家圣诞快乐!
我思故我在,还有什么想问的,就在评论区留言吧!
这个功能目前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笔者也敲过代码,给大家简单说一下程序上的头像是如何展示的,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所有APP或者网站都是由代码程序实现的,当然微信也是一行行代码写的,用户头像是怎么展示的?你上传一张头像,腾讯会将其保存在服务器中,服务器生成一条地址,微信客户端程序是读取这条地址去展示图片的,图片展示位置也是通过代码定位到一个固定区域。
假设微信想给用户添加圣诞帽,必须要再引用一次圣诞帽的图片地址,直接添加的话肯定要覆盖用户原来的头像,退一步腾讯可以做到图片叠加,那么也一定要定义图片的大小和位置,所以微信最多做到在固定位置添加一个大小一定的帽子,大家想象一下微信用户的头像千差万别,人头位置也很不确定,圣诞帽怎么会正好加在头像头顶呢?
所以这是个谣言,类似于“明天是马化腾生日,转发本条信息到三个群会得到200q币”等等,笔者看到不少好友都发布了请求微信给添加圣诞帽的朋友圈并艾特了微信官方,这就更加确定是谣言,微信只能艾特自己的好友,而微信并没有推出自己的官方号,所以你在朋友圈艾特微信官方,微信的人能收到你的艾特信息吗?当然不能。
另外也不要看到很多好友头像都加了顶圣诞帽就信以为真,因为那是他们自己添加的,很多小程序和公众号提供了这个小功能。
综上,微信官方给用户头像添加圣诞帽是个十足的谣言,或者是某些人的恶搞而已,大家一笑而过即可!
可以啊 首先识别出@微信官方 和圣诞帽。。在利用图像识别给发出这个的人的头像加圣诞帽 识别不出头的就随便加一下咯
答案是:当然!虽然这个功能目前没有实现,但是技术层面完全不是个事。
基本流程
微信想要实现这项功能,它优先需要获得用户许可,什么样的许可呢?检测用户盆友圈发送的信息数据,但是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那么本次我们先假设参与活动用户同意了自己的隐私被监控。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用户发送了“请给我一定圣诞帽@微信官方”,微信后台获取到了这一句话,立刻抓取用户的头像,无论是什么东西,都先抓取下来导入大数据库。
大数据库AI开始对照片进行图像分析,无论是动物、人物、动漫,只要有脸被识别到,就可以为他戴上帽子,这项技术全名叫做“多维图像识别”,这项技术是在今年9月份,由腾讯IGM和中科院共同研发,又叫做FaceIN(人脸认知引擎)!
问题出在哪
很多人听闻既然技术可以做到,为什么腾讯并没有这样做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隐私问题,大家现在对隐私十分看重,快捷酒店入住都要仔仔细细查查有没有隐藏摄像头,更别说应用软件了。微信如果开始光明正大的监控朋友圈,会让使用者有一种莫名的不适感,这是私人领地被侵略导致的不适感,所以微信在没有国家的明文支持下是不敢落入这一雷区的。
另外,本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推广天天P图,所以微信也不需要参与这趟浑水得罪用户。
凭借腾讯目前在脸部识别的技术,「朋友圈@微信官方头像添加圣诞帽」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实现这项功能很有可能会涉及部分用户的隐私,所以腾讯「会做但不会做。」
那么,极客君想问问你:圣诞节,你 @微信官方 了吗?
GEEK君有话说
一年到头处在压力之下的我们在朋友圈解压的方式也许就是时不时地吐下槽。但是掩盖在的当道的「丧」和「负能量」底下的,是我们平时自己或许也疏于注意到的对于「美好」的一种本能的渴望。从一场全民愚人到一场全民许愿,从交了智商税到疯狂玩梗,这样「神转折」的出现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太缺表达自己「正能量」的渠道和契机了。
祝大家圣诞快乐,早日如愿哟~
在距离 2018 年只有不到 10 天的时候,平常不怎么在朋友圈露面的盼盼发了她在 2017 年的第一条朋友圈状态:
「潜水」许久的人都「浮出了水面」,相信这几天满屏的「@微信官方」和一顶又一顶的圣诞小红帽一定也霸占了各位的微信朋友圈。
一场圣诞前的愚人狂欢
事情都是由一个个@微信官方求帽子开始的,比如这样:
或者这样的:
还有铲屎官给自家萌宠求帽子的:
总之,似乎只要是@了微信官方的人都如约得到了一顶圣诞帽的样子。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发现事情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
有的人等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是一个晚上,那顶圣诞帽都没出现在自己头像上。。。
没有获得帽子的小伙伴也纷纷发现自己被套路了。。。
随后,出来澄清的小伙伴也出现了:
而在向真正的「微信官方」(WeChat Moments)求证时,它在丢过来一个用来 P 图的 「一键圣诞帽」H5 的同时,还扔来了一顶绿帽。。。
总结下来,这次的刷屏事件无非就是腾讯天天 P 图的「一键圣诞帽」H5 闹了个乌龙(也不排除是精心策划的营销行为),戏精们于是借题发挥然后众人上当从而出现的一场圣诞前的愚人狂欢。
▲「辛苦了!」,戏真足。。。
太阳底下无新事。纵观整个刷屏事件,是不是跟 N 年前的「手脚冰凉的女孩到底是不是折翼的天使」、「没转发我到底还是不是中国人了」等「中国互联网十大不解之谜」有相似之处,甚至是 2015 年「微信中群发 30 个圣诞快乐得圣诞帽」的翻版呢?
▲2015 年的转发送圣诞帽,图自网络
今天是腾讯老板马化腾的生日,只要把这个消息发给两个群,就能升4级,我已经试过了,10 秒钟就能升4级,不相信也要试试,反正没坏处。
▲我,小马哥,10 月 29 号生日
或许也正如网上有些对此事的调侃所说:
当年转发马化腾求会员的小学生长大了,今天都在@微信官方求圣诞帽!
说出你的愿望
事情随后发生了变化。
当发现自己上当、交了智商税的人们索性也就玩起了这个梗,把平常想要的都@起了微信官方,一夜之间「微信官方」化身成为了圣诞老人,收集着每个人的愿望。
有想要男友的:
有想要巴萨踢赢的:
还有这样找上微信要房要车的:
▲这些想法也真是大胆。。。图自网络
一瞬间,满屏的愿望似乎又把气氛从愚人节过回了圣诞节。
然而,在即将过去的 2017 年这一整年里,似乎大家为了自己的愿望刷屏还是头一次。那么在这一年,引发我们刷屏讨论的大都是些什么话题呢?
8 月底的榆林产妇坠亡事件:
11 月的携程、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年纪轻轻却越来越焦虑的中年危机:
12 月刷爆朋友圈的一系列「第一批 90 后已经xx了」和「佛系xx」:
还有刚刚终审的江歌案:
可以看到在 2017 年,「丧」和「负能量」几乎成了刷屏的主推动力,因为似乎在情绪上的宣泄能真实地缓解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压力,在宣泄的过程中也能找到共情的「队友」。
我们难道就只能在一次次的吐槽中「互相取暖」了?
或许今年 8 月底的另一次朋友圈刷屏告诉我们答案其实可以是否定的:
▲这次给患有精神智力障碍的「小朋友」画作刷屏瞄准的正是人们心中共有的「善」
说回到「@微信官方」,刷屏的愿望体现的不也正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吗?
更多有趣有料的问答、视频、新鲜科技资讯,尽在——极客视界
祝大家圣诞快乐~!
这个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事。
从程序的角度来讲,非常的简单。
微信官方之所以没有做这样的功能,不是因为技术难题,而是因为像你这样富有想象力的人才还不够多!功能是靠需求来推出的,需求是有想象力的人领先于大众而提出的!
你就是富有想象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