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盲区的概念及相关参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雷达波束所不能到达的区域。通常有顶锥盲区和低空盲区两部分。顶锥盲区指雷达站头顶上一定仰角以上的一个倒角锥形区域。低空盲区指低于一定仰角以下的区域。雷达最小作用距离雷达最小作用距离是表示雷达探测最近物标距离,在此距离内的区域称为雷达盲区.理论上,当雷达天线较低时,物标始终处在雷达波束照射内时,雷达最小作用距离取决于脉冲宽度的大小:Dmin=2c(τ+t)式中:Dmin—雷达最小作用距离(单位为海里)预警机是装有远程警戒雷达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大多数预警机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机背上背有一个大 “蘑菇”,那是预警雷达的天线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海军根据太平洋海空战的经验教训,为了及时发现利用舰载雷达盲区接近舰队的敌机,试验将警戒雷达装在飞机上,利用飞机的飞行高度,缩小雷达盲区,扩大探测距离,于是便把当时最先进的雷达搬上了小型的TBM─3W飞机,改装成世界上第一架空中预警机试验机AD─3W “复仇者”,它于1944年首次试飞。后来,美国和英国又研制试验了几种预警机,但它们由于雷达功能单一、下视能力和目标分辨能力差等技术难题未解决,所以难以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50年代,美国继续预警机的研制工作,将新型雷达安装在C─1A小型运输机上,改装成XTF─1W早期预警机,于1956年 12月17日前次试飞,后来又经改进,装上新型电子设备,在1958年3月3日试飞成功,正式定名为E─1B “跟踪者”式舰载预警机,1960年1月20日正式装备美国海军。E─1B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用的预警机,它初步具备了探测,海上和空中目标、识别敌我、引导己方飞机攻击敌方目标的能力。它的雷达探测距离为200公里,可同时引导20─30架己方飞机进行攻击。但E─1B机载雷达的分辨能力还不很强,雷达数据不能传输级航空母舰的指挥中心,而且引导能力也有限,一艘航空母舰载飞机60─90架,若同时升空,就需2─4架预警机进行引导,很容易形成混乱。70 年代,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和机载动目标显示技术的进步,使预警机在陆地和海洋上空具备了良好的下视能力;三坐标雷达(可同时测定目标的方位、距离和高度)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预警机的功能由警戒发展到可同时对多批目标实施指挥引导。于是便诞生了新一代预警机,其代表是美海军的E─2C “鹰眼”和美空军的E─3A “望楼”。现代预警机实际上是空中雷达站兼指挥中心,所以它又被称为 “空中警戒与控制系统”飞机。E─2C可探测和判明480公里远的敌机威胁,它至少能同时自动和连续跟踪250个目标,还能同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对其中 30个威胁最大的目标进行截击。E─3A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达370公里,可同时跟踪约600批目标,引导截击约100批目标。预警机可提高己方战斗机效能60%以上,所以它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82年4月,在英国与阿根廷之间发生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国舰队由于未装备预警机,不能及时发现低空袭来的阿根廷飞机,以致遭受重创。同年6月的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空军使用E─2C预警机引导己方飞机,袭击叙利亚军队驻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阵地,并进行空战。结果叙军19个导弹连被毁,约80架被击落,而以这方无一损失。在1911年的海湾战争中,E─2C和E─3A预警机为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赢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近年来的多次海空作战行动中,无一不出现预警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