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曹雪芹不为人知的故事 |

曹雪芹不为人知的故事 |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曹雪芹不为人知的故事 |

古老中国的道德观念中包含有一条:极其重视氏族家世,重视子孙的绵延不绝,重视血统的纯洁,重视继承选择的严格。这种无形的条文,严重影响着家庭的结构、婚配的安排、子女的命运。中国伦理道德的第一条是孝顺父母,不孝是最大罪恶,而不孝的一条是“无后”——从他这里绝了子孙,断了宗祀。因此,需要千方百计避免它。康熙帝眼见曹寅短短的一生最终独子早亡,这才命令李煦协助曹家审慎选取了他弟弟的儿子曹頫为“过继”的后一代。

中国古语又云:“假子真孙。”这句话是说:实在没有真儿子了,只好认一个假的;但这“假”一到他生了男孩,就成了真的孙儿。那“假”只存在于那一代,而且十分讳言它——过继来的本族的侄儿,亲戚朋友的孩子“转让”,甚至从育婴堂“抱养”来的不知姓氏的孤儿,都只“假”一代,下一代便当“真”的看待了。曹雪芹在这个意义上说,正是曹寅的假子真孙。

曹寅早年丧偶,后娶续妻,就是李煦之妹李氏夫人。李氏嫁来时,曹寅约为二十五岁。她自嫁到曹门,到此有四十多年,经历的事故已经够多的了,荣华与不幸,享受与伤痛,总是交织在一起,把她磨炼成一个精明大度、稳重果断、仁厚慈祥的有教养的世家主妇。她连续遭到悼夫、丧子和失孙的大痛,无依无靠,因而对这个新生的真孙,爱如奇珍异宝,视同身家性命。她需要尽一切可能来维护这个孙儿的生命,不致再遭夭折。更何况这孩子生得聪慧过人,形容秀美,真是除了“如宝似玉”四字,竟难再想出合适的形容词句了。

至于她与假子相处得如何?那就很难推断了。有一点是肯定的:建立一种非真的母慈子孝的人为的伦理关系,实在不容易,也不会完全愉快。

再看曹家这一支派,其世系情况大致是:一子单传的时候更多些。如有兄弟二人,则必有一个早亡——仍是归于单传,而后嗣十分艰难。曹寅曾写诗篇,慨叹这一可怜的家庭结构:

……

零丁摧亚子,

孤弱例寒门。

这是他在康熙五十年(1711)三月二十六日悼其亡子珍儿的诗,说的正是上一辈曹玺弟兄二人,玺先亡;他本人一辈又是兄弟二人,而弟曹宣先亡;及至下一辈,他生二子:连生(颙)与珍儿,珍儿又没成活:总是把两人中的第二个先殁了,因此他的家口又单又弱,十分可伤。

曹寅因此写到他的侄儿们:

予仲多遗息,成才在四三。

承家望犹子,努力作奇男。

……

这是说给他的四侄的,意谓“我的二弟死后,遗下好几个子嗣;其中以第三第四两子最有成才之望。继承我家世业,希望都在侄儿身上了,你要好好努力做一个不寻常的人。”

这个四侄,推考起来正是后来入选过继的曹頫,此侄是被伯父生前赏爱的孩童。此子好学,也在曹寅诗中得到了印证。

曹寅很喜欢子侄们,把他们都招到南京来同住,随他学习课业,也教他们骑射。但到他死后,曹真的成了他的“假子”,其实际上的家庭关系如何,即很难说,多半不会完全和谐。

这就是说,曹雪芹一方面极为祖母李氏所钟爱,一方面则不太受父亲的喜欢。母子之间,会因为教养这个宝贝般的孩子而发生矛盾。

这种不太正常的情势,也给这个孩子的性格上增添了特点。祖母的溺爱,使他任性纵情;父亲的严厉,使他畏惧而又反激了他天性中带来的一种不循正轨的奇特的脾气。在那时礼法教训极端严格的满洲式的世荫大家看来,这种孩子有令人惊奇的天才慧性,可是又异常地调皮淘气,让大人不好对付。

人们总以为一个大天才是极难得极稀有的,不知过多少年才出现一个。但人们总不大能够体会到问题的另一面,即:一个特异的天才的诞生是难逢的,但是他的成长,他的得其所用,他的为社会所理解、所承认、所容纳,却是比他的诞生之稀逢更加十倍之难有。

新书推荐

《大家小书 曹雪芹的故事》

周汝昌 著 周伦玲 整理

北京出版社 出版

定价:28.00元

红学泰斗周汝昌四十五年心血凝结之作,为我们生动讲述——

曹雪芹何以成为广为熟知的曹雪芹?

他的身世背景究竟如何?

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经历?他与神秘的脂砚斋究竟是何种关系?

他又是在何种情形下写出了千古奇书《红楼梦》?

本书在各大新华书店、电商平台均有销售